孩子不能犯的3个错误
现在的多数孩子都是家中独生子女,而同样做为独生子女的年轻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摒弃了老一辈严格管教孩子的方式,给予孩子更多自由,却也让部分孩子变得任性。不少孩子被宠坏了,家长却浑然不觉,甚至将孩子的任性视为真性情。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必须敏锐察觉孩子行为背后的影响,切不可过度娇惯,以免孩子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123RF)
当孩子出现以下几种行为时,家长应及时批评,必要时采取适度的处罚,绝不能心软。
错误1:孩子不尊重老人
“你个老不死的,给我倒杯水都这么费劲。”当孩子说出这样的话,着实令人震惊。孩子的语言往往是模仿而来,也许“老不死”这类词在他们耳中频繁出现,便成了口头禅,他们并不理解其真正含义,却给老人带来了伤害。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有的孩子大声地和奶奶喊叫,甚至骂爷爷讨厌,用脚踢人;吃东西要先满足自己,不管旁边的父母和老人。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人要从小教起,孩子就像小树苗,小时候没有培养好,长大也难成材。”
尊重长辈是做人的基本修养,家长应严肃教育孩子,让他们明白这一道理。同时,做为家长也要自检,是否自己能做到尊重老人,能孝顺父母,说话语气缓和,家里大小事都亲力亲为,这就是孩子的榜样。
错误2:孩子撒谎
有研究发现,两岁后的孩子大多会撒谎,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能撒过谎。
孩子说谎,总是令每个父母深感头痛,很多时候,无论家长施以多么严厉的处罚,也很难令孩子改正过来。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撒谎几乎是每个孩子都会犯的错误。即便作为成年人,我们依然会撒谎。因此,家长一定不要把孩子撒谎的行为和品德联系在一起。
当孩子真的有一天对我们撒了谎,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办?是把“狼来了”的故事当作教育孩子的素材?是循循善诱还是步步紧逼?到底该怎样对待孩子的谎言?
最关键的还是要找准原因,对症下药,而不能一味地批评教育,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据专家统计,儿童说谎话67%是由于畏惧和怕嘲笑引起的,10%与儿童的想象、夸张有关,只有20%的孩子是故意说谎。
所以,面对孩子的谎言,家长不必着急,首先不要责备孩子,而要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冷静地分析孩子说谎背后的理由,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错误3:孩子喜欢说脏话
小孩子是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的。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接触的信息要多得多、杂得多,模仿环境不仅包括家庭,还有学校、社交平台、网络游戏等等。
而当孩子对你说了脏话,如“去死”“滚开”“恨你”之类的,你觉得有点伤心、很不舒服,你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你的真实感受:“你要不要换个方式和妈妈好好说话,妈妈听你这么说话,真的很难过。”
让孩子知道,脏话是会伤害别人的,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
孩子说脏话、狠话,几乎是一种阶段性的行为,只要父母正确引导,这个阶段会迅速过去。
想要孩子文明,父母就要做好榜样,注意日常生活里说话的语气和用词,营造好的语言环境,教孩子一些礼貌用语,当孩子能理智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就能避免因愤怒而导致的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