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父母懂的3个姿态
父母的一言一行,影响子女一生的运气和修养。父母不经意间的话语,也往往带给孩子深刻的影响。
公园里,有一对父母带着年幼的儿子在玩积木。当孩子拼好房子后,就跟爸爸说:“爸爸,我拼的房子,你看看!”

(123RF)
捧着手机的爸爸抬头看了一眼说:“这像啥呀?没有门窗,也没有房顶,你重新拆了再拼一次。”
听了爸爸的话,小男孩原本满脸的期待,瞬间消失。他默默拆了拼好的房子,也没了刚开始的热情和干劲了,像蔫了的花朵一样。
而另一位妈妈,看到女儿很用心在搭建城堡,就主动问问孩子有什么设计想法,想拼一个什么样的城堡,女孩拼好后问妈妈好不好看,妈妈说:“真漂亮呀,好想住进这个大房子。”
于是,小女孩更起劲了,接下来要给城堡加一个大花园,积木倒了,有时拼不上去,她都很努力尝试自己完成。
波兰作家显克维支说:“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有一只‘温柔的手’在引导他前进,而不被人用脚去踢,那么,教育的使命才能更好的被完成。”
生活中面对“不够完美”的孩子,很多父母习惯性挑剔或者否定孩子,甚至用不好的言语责骂讽刺孩子。殊不知,父母的挑剔行为,慢慢在阻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些优秀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会做好以下这三件事,帮助孩子越成长越优秀。
1、父母捧场:孩子自信勇敢
曾看过一个视频,喜欢户外运动的爸爸带着4岁的女儿在滑板池练习玩滑板。因为坡度很大又高,女孩看起来很害怕,站在滑板上几分钟都不敢往下滑。
旁边的爸爸看到女儿这个样子,就说:“你不要害怕,我先给你示范一遍,我在下面等你。”爸爸说完后,就先滑下去了。
过了5分钟,女孩终于鼓起勇气滑了下去,但狠狠摔了一跤,哭起来了。爸爸马上扶起女儿,对她说:“没关系,你能自己滑下去已经是进步了,你很努力,很勇敢。摔跤也正常,你第一次不知道姿势怎么摆,所以才容易摔跤,多练习几遍就不会摔跤了。”
在爸爸的鼓励下,女孩一遍又一遍练习,动作一次比一次娴熟,克服了内心的恐惧,不再害怕。
很快女孩就可以跟爸爸一起玩滑板,来去自如。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拥有他人的赏识。”不少父母在孩子需要鼓励时,逼迫孩子,给孩子泼冷水。殊不知,父母越是打击和否定,孩子就越自卑和懦弱。
高层次的父母,都擅长为孩子捧场,看到他的努力,肯定他的付出,赞赏他的勇气。懂得捧场的父母,是孩子内心强大的稳定剂。
2、父母耐心陪伴:孩子有安全感
影视剧《大考》里的田雯雯,从小被父母丢给了奶奶抚养,后来奶奶去世了,她就独自一人生活,没有回到父母身边。
高考在即,父母带着妹妹回来看望田雯雯,她曾以为父母是工作太忙而没时间陪伴自己,在相处时发现,父母给足了妹妹陪伴和疼爱,内心忍不住对妹妹嫉妒起来。
当田雯雯得知父母又准备离开自己回去武汉工作时,情绪极度低落,爬上了顶楼,准备跳楼轻生。
她曾质问过妈妈:“你们年轻时没有能力把我带在身边,现在奶奶走了,你们依然留下我一个人,我能不独吗?我不是独立的独,而是孤独的独。”
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也因为缺乏安全感,田雯雯早就患上了抑郁症,直到跳楼那一刻,才被妈妈重视起来。
现实中,因为工作原因,夫妻两人都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就把孩子留在乡下给爷爷奶奶照看,这种情况很多。等到爸妈去乡下看孩子,准备离开时,通常孩子会一直粘着父母,不肯放手。
有时,幼小的孩子还不会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只能紧紧抱住妈妈,仿佛害怕妈妈偷偷就离开自己。
作为父母,能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如果夫妻改变主意,把孩子带在身边,会看到孩子的改变,在爸妈身边生活一段时间,孩子会变得更加大胆自信。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多半是因为被父母忽视而导致内心越来越自卑。孩子的成长过程没有回放键,更不能倒车。孩子的安全感是父母的耐心陪伴才能补足的。
3、父母换位思考:激发孩子的潜在动力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女儿5岁时就让她开始学钢琴,10岁时就考过了钢琴10级。
但随着妈妈增加了练习的时间,她也开始失去对钢琴的兴趣。俞敏洪得知女儿开始厌倦练钢琴,他没有强迫孩子继续练习,而是带女儿去听了一场音乐会,回家后,他语气深长地跟女儿说了一番话。
俞敏洪说:“我当初让你学钢琴,是希望你将来能有自己的爱好,多一个陪伴,而不是为了考级。人长大后,都会有孤单的时候,如果那时候我和妈妈都不在身边,还有钢琴可以陪伴着你,你就不会感觉到孤单,因为你可以用钢琴去倾诉自己的内心。”
听了爸爸的话,女儿不但没有放弃钢琴,反而更加有动力去练习,不用催促就能完成学习任务。
父母懂得换位思考,尊重孩子的感受,将心比心,更容易让孩子接受教导,从而让孩子有了主动学习的动力。
教育专家说:“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不武断地下结论,减少亲子关系之间的冲突,赢得孩子的信任。”
父母能换位思考,可以减少很多冲突的产生;能理解包容孩子的感受,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他们的想法,也让孩子明白背后的原因,才容易“对症下药”。
孩子的未来是什么样,取决于父母给予他们什么样的营养。养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离不开父母的悉心教导与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