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玉石俱焚
【解释】:意为玉石与普通石头一起烧毁,比喻在冲突或灾难中,珍贵与平凡的事物一同毁灭。常形容两败俱伤,或为坚持信念与敌同归于尽的悲壮情境,带有警示意味。
【成语典故】:源自《韩非子●和氏》:“世人之所谓玉也,遇而毁,玉石俱焚。”
战国时,楚人卞和在楚山发现一块璞玉,献给楚厉王。玉匠误认为石头,厉王怒斩卞和左足。卞和再献楚武王,仍被误判,右足被斩。他抱玉痛哭楚山,泪尽泣血。楚文王即位后,命人重新鉴定,终得稀世珍宝“和氏璧”。卞和虽证明宝玉价值,却身受重创,险使珍玉与顽石同毁。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