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前瞻: 经济困境与权斗
中共四中全会定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全会主题聚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十五五”规划),旨在应对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然而,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围绕习近平领导地位的传闻与争议不断发酵。

官员们出席两会。(ADEK BERRY/AFP via Getty Images)
全会背景:经济“两大奇迹”下的隐忧
据中央政治局9月29日会议通报,四中全会将审议“十五五”规划草案,强调该规划体现了习近平领导下“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
但过去一年里,中国经济面临多重挑战。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去年5月推出的“520新政”已宣告失败,今年甚至连“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概念都淡出开发商话语,仅剩官媒勉强提及。
时评人文昭分析,今年房地产生态已发生根本变化,投资与消费两大引擎冰冷,传统金融财政手段失效。央行和财政部去年9月推出的救市措施,也未能激活增长。从2022年至2023年,习近平推动的供销社扩张、社区大食堂、引导青年下乡等“开倒车”试点均烂尾,2024年起已基本放弃新尝试。官媒此时抛出“两大奇迹”作为宣传颇具讽刺意味,“通往各个方向的道路都在向习近平说不,他还要如何继续掌舵?”
时评人唐靖远则认为,四中全会前夕,各种高层政局爆料从蜂拥而至转为稀少,说明已进入倒计时阶段。他认为,习近平事实上已丧失权力,尤其是军权,但元老们投鼠忌器,不愿公开政变,以免留下夺权记录。
唐靖远强调,反习派希望以合法方式完成过渡,如习近平因健康问题主动辞职,或维持现状至二十一大换届。但这一弱点正被习近平利用,谋划绝地反击。
李强替习出访朝鲜 习近平近况引猜测
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9日上午率党政代表团乘包机离开北京,赴平壤出席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庆祝活动并对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李强在朝鲜走红地毯,受“热烈欢迎”,检阅金正恩的仪仗队。网友们质疑这些都是习近平应该享受的待遇,这次却让李强出了风头,习近平难道不能出国了?是身体原因还是党内斗争原因?
10月6日,时评人“山河东夫”在其YouTube节目中爆料说,张又侠、刘源近期拜会了胡锦涛、温家宝,并且召集了汪洋、胡春华,探讨关于习近平的去留,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会谈期间,张又侠抛出了五句震撼发言,直指当前党内局势的敏感点。这五条重磅发言的核心内容其实只有一条,那就是:如果习近平拒绝下台,军队可能会失控,届时张又侠也管不住,中国可能会发生内战,结果难以预料。
前中共海军中校参谋姚诚近日证实,张又侠的这五句话已经被传到了中共军队内部,在军队里引发强烈的反响。
唐靖远认为,习近平虽治国无能,但权斗不笨,利用元老保党心理,避免兵不血刃下台。他分析,四中全会若需罢免习近平,反习派需在中央委员中投票,但二十大中央委员逾70%为习家军,存在变数。元老们已私下做工作,确保倒戈,但习家军或有小算盘。唐靖远认为,习近平有牌:其思想已入党章,元老不能批倒,只能表面供奉。这让习近平可拖延至二十一大。
经济危机深层剖析:房地产崩盘与返贫现实
文昭深入剖析中国经济最大危机:房地产凋敝。2010年代中期,房地产及上下游行业占GDP20%-30%,卖地收入占地方财政30%-40%。上游行业包括矿业、冶炼、化工;中游为金融、开发;下游为家电、装修、汽车。
文昭强调,汽车与房地产高度关联:每100辆新车中有15-20辆与房屋销售相关。房价上涨推高郊区迁徙,增加私家车需求;三、四线城市由于公共交通不发达,这种关联更加明显。
近两年,房地产崩盘拖累汽车销量触顶。新车进入廉价电动车内卷竞争,文昭视之为经济凋敝的“诅咒”,而非祝福。房价下跌影响财富心态,消费紧缩;杠杆率高时,跌30%即崩盘。文昭指出,中国一二线城市限跌令维持虚高,但实际售价自2021年起跌30%,三、四线城市腰斩。有价无市,房屋丧失流动性,资产贬值。居民大规模返贫已经发生,救市手段用尽。
唐靖远同意经济指标突破临界值的观点,但习近平仍稳固谋划下个五年。他质疑中共能否重视经济:1980年代改革源于毛时代经济困境;毛两次妥协(1962年退二线、1973年邓小平复出)。苏联也因经济失败开启改革。唐靖远警告,风暴前有平静,海啸前海水退潮;勿轻易相信传言,也勿丧失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