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获公平市场准入 / 欧盟禁中企参与大额医疗设备招标

发表:2025年06月30日
记者陈亦然报导

针对欧洲公司长期以来无法公平进入中国市场,欧盟委员会在6月20日宣布反制措施,将排除中国公司参与欧盟大额的医疗器械公共招标采购。这是继电动汽车之后,欧盟与中国贸易摩擦的最新升级。

根据欧盟这项新规,中国企业将无法参与欧盟政府采购中金额超过500万欧元的项目。报导称,该禁令涉及的订单涵盖从外科口罩到X光机在内等的医疗用品和设备。

医疗设备(123RF)
医疗设备(123RF)

一名欧盟官员表示,根据欧洲医疗技术协会(Medtech Europe)的数据,2023年欧盟医疗技术市场规模约为1600亿欧元,其中公共采购占70%。该官员说,合同金额超过500万欧元的招标仅占4%,但按价值计算占60%。

除了禁止中国企业参与未来超过500万欧元的政府医疗器材采购招标外,欧盟的声明表示,对于已经中标的企业,来自中方的部分也将被限制在50%以内。此外,若无替代供应商,该禁令则不适用。

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Maros Sefcovic)表示,“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欧盟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欧盟将继续与中方沟通以解决该问题。

欧盟此举是依据2022年生效的《国际采购工具》(International Procurement Instrument),该工具旨在确保市场准入的互惠性。

欧盟委员会在2024年对中国医疗器材公共合同展开了为期9个月的调查。今年初公布的调查发现,“中国设置了大量且长期的法律和行政壁垒,将外国医疗器械制造商排除在市场之外”。

根据这项调查结果,有明显的证据显示中国在其医院中首选中国设备,其招标条件导致中国企业有异常低的报价,外国企业不可能提供这些低成本的医疗器械设备,因此无法中标。

欧盟表示,约有87%的中国公共采购合同对欧盟制造的设备采取歧视性措施和做法。相比之下,欧盟迄今为止一直保持其内部市场的开放,特别是在2015年至2023年间,中国对欧盟的医疗器械出口增长了一倍多。

欧盟委员会表示,目前中方没有提出任何纠正措施,如果中国提出修改其现行规则,欧盟委员会将能暂停甚至撤回6月20日宣布的措施。

近年来,欧盟开始在贸易问题上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出台了一系列法案,致力于更好地保护其企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影响。去年10月底,对中国生产的电动车进行反补贴调查之后,欧盟开始对其征收最高可达35.3%的额外关税,加上此前原有的10%的进口关税,意味着中国出口电动车在欧盟的最高税率可达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