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萧条时代来临
日前,有上海网友拍摄视频显示,上海市最繁华的地方商铺全部倒闭、破破烂烂,和普通乡镇差不多。黄浦区浙江中路大面积的房屋挂着出租、出售的招牌,曾经的外滩就像乡下一样。
老外街,上海的老外街原来灯火辉煌人山人海,现在老外都走了,一个老外都看不见了。甚至是周末晚上,老外街没人。

上海虹桥机场候车厅冷冷清清。
上海商业中心淮海路,一栋商业大厦的旺铺竟然全部倒闭歇业,此处路口可是上海市中心的市中心。
长期以来,上海一直稳居中国经济龙头地位。然而现在上海经济萧条,曾经人山人海的步行街,变得冷冷清清,许多店铺倒闭,街上没有什么人了。
上海人变少了
有网友说,现今的上海,大型商场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人逛了,像比较有名的万象啊、合生汇啊,还有我们公司楼下的中庚漫游城啊,几乎都没有人了,就连周围的人都很少了。
有博主认为,大家可能消费都降级了,也不盲目的消费了,就像目前的KTV、夜总会,包括足疗啊、那个桑拿,生意都变差了。之前出去吃饭的,上半场还没有结束,下半场都已经安排好了,甚至安排了好几场。现在一到周末,反而公园的人越来越多。博主质疑,这说明什么呀,上海的人民层次变高了吗?都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生活了吗?不再迷恋灯红酒绿的生活了吗?

上海中心地段周六中午车辆稀少。
也有网友说,大家都在说上海今年有多难,他也想分享一下自己看到的上海:
我差不多是在2010年来到上海,到现在有15年的时间了,今年看下来,我觉得有几个变化还是挺明显的:
一个是,我觉得上海的人其实肉眼可见的变少了。而且我每天坐地铁的时候,会发现人也变少了,坐地铁的人还是很多,但是不像以前那么拥挤,根本就上不去地铁,最近这一年其实没有出现过。
第二个就是我发现上海很多的商场已经倒闭了。

上海虹桥机场候车厅冷冷清清。
我之前是在长寿路那边上班,那边之前有一个巴黎春天,我们中午经常会去那吃饭,基本中午吃饭都是要排队的,但是现在就基本不用排队。而且很多商铺已经关门了,那个商场现在基本上没什么人了,吃饭的地方也基本都关门了。
另有网友拍摄视频,时间是周六11点18分的上海市中心,附近有来福斯、龙之梦,、中山公园,是上海非常中心的地段。中午11点多,又是周六,马路上却很空旷,没什么人。
网友说,觉得站在市区真的好安静,也不愿意出门,出门都要花钱,所以平时也就不出来了,平时我们这边就是这样子的,人很少。
有博主说,今年感觉到工作特别难找,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称心如意的工作,所以如果有一个差不多的工作就可以先将就干着了。
在这种情况下,有好多人觉得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回老家去了。所以今年不管是门市店,或者说其它的水果店、餐饮店,大家都感觉到,现在人特别少,那些消失的人都去哪了?是都回老家了吗?
上海虹桥站如果是过去的星期五,那真的是人山人海,但如今同样是星期五,却基本上没什么人,稀稀拉拉的。
过去去机场的路经常堵得厉害,现在一路都很畅通,拥堵的现象也不见了。进到虹桥站里面,人也少得可怜。上海人真的是少很多了。
老人聚会麦当劳
上海普陀区一家麦当劳店有10多位老人,长期组团霸占麦当劳5张餐桌,不消费只打牌。
天天如此,早上10点就去,坐到晚上打烊才走,中间只喝自带的水,已经持续有三四个月了。

天气热,老人们聚集麦当劳。
有顾客问他们:你们吃啥啊?老人们说,我们不吃饭,就在这坐着。有的顾客反应,这些老人聚集在一起打牌,喧哗声不断,严重影响他人用餐。
事件曝光后,网友们看法不一,有人觉得天气太热,老人找个地方解闷蹭空调,应该给予理解。也有人认为商家不是公共场所,占坐不消费,实在是不妥。
其实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城市老年活动场所不足的问题,如果社区能提供更多适宜的社交空间,或许就能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上海不见老外
现在外企投资少了,很多老外也就撤了。以前上海的老外满大街都是,高峰时期上海有一百多万老外,但现在就算是外滩和步行街,老外也是少得可怜。
现在所谓的国际展会已经变成了国内展会,所以大家在这时候又变成讨价还价,也看不到最前沿最新的国外的技术。
上海是最国际最潮流的一个都市,它所有的展会在行业里都是标竿,每年每个月都会有一场很专业的、由国外的主办方举办的国际型展会。但是今天会发现一个很神奇的现象,满眼看过去全都是中国人,看不到老外。
以前这里全都是国际面孔,从展会上我们就可以直接洞察,中国现在有多内卷,把老外都卷走了。
美国学校——一个百年名校在上海金丰国际社区,往常的时间那里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中介多,客户接孩子的多,美国学校学生多,但现在都没有人。美国学校旁边的别墅,以前中介全部扎堆在这里,看房的很多,因为租赁很活跃,买卖也很活跃,现在通通没了。
白领自己带饭上班
上海白领开始带饭了,很多人上班提个袋子,放着自己带的饭。
有网友说,自己公司点外卖的人,现在最起码少了一大半,都是自己在家里把饭做好,第二天带到公司来热一热。公司的微波炉现在又新增了两台。
26岁的湖南小伙在上海上班,自己做饭不吃食堂,一天开销少了很多。他住在上海郊区农村,房租600块,住得舒服,院子空间也大。上班也方便,通勤不到半小时。
早上起床后他自己做饭。这天他给自己准备的中饭是香肠炒干豆角、丝瓜。干豆角用油泡过的,口感特别好,都是从老家带来的,这些都是外婆自己弄的。丝瓜自己种的,是不需要花钱的。住在这边自己还可以种一点菜,可以说性价比特别高。
早上7点50他到公司上班,上班时间是8点钟。中午12点开始吃午饭,大家都是自己带饭,微波炉加热一下也挺方便的。中午的饭菜格外好吃,应该是早上吃太早、中午饿了的原因。
省钱的方法
一位在上海工作的年轻女孩在网络上分享了自己攒下钱的原因。
她说,坚持存钱后,我给自己订了五不买,我们普通人的钱就是这样一点点省下来的。
第一、不点外卖不下馆子,自己做饭干净健康,关键还省钱。今天花费5元做一大锅山药排骨汤,我自己一天的伙食费控制在20元以内,每个月控制在800元以内。排骨先炖一会儿,趁这个时间把配菜处理一下。今天依旧两个菜。
第二、奶茶咖啡一律不买,想喝就自己做,外卖奶茶一杯20元左右,够我两顿饭钱。
第三、从不买名牌衣服和包包,我最贵的运动鞋也才四五百元,我觉得衣服只要干净舒适得体就好,不一定要追求名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第四、拒绝无用社交,不再为了所谓的面子合群去花冤枉钱。
第五、不使用信用卡、花呗、借呗,拒绝超前消费。
上海租赁业务的萧条
一位在上海从事租赁业务的博主表示,现在很多园区,只要你付物业费和水电费就行,写字楼租金基本上是白送的。
在他出租的园区内,现在的住房现状是,有的一层全部都是空的,没有一家,很多都是整个一层全部都是空的。他说,在两年前他租房的时候,基本上这个园区是很少很少有空置的,那时候在这个园区租房子非常非常难,但是今天、昨天还有前天,他们看了几个办公室,都是整层整层地空在那边,像这样的,整个一层一个人都没有,很难租出去。
他今天是来看一套7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在这个园区里面,外面都是写字楼。他说,这个今天初步来看了一下,感觉还是不太合适,毕竟外面没什么人气,就是你有客户啊,或者在这边上班,外面一个人都没有,感觉很冷清。
你们知道现在虹桥的办公室有多卷吗?就这样的交付标准,精装全配免租期6个月,6个月啊。不仅仅是免租期,报价也不是很高,一天2.8元/平方米,这租金在虹桥机场附近,面积300-2000平方米,所有户型随便挑,租这样的办公室怎么样?
朋友听我一句劝,千万不要再买写字楼了,因为只有等你卖的时候,你才知道根本卖不掉,我自己就是一个惨痛的案例。我真后悔,当初听了朋友的建议,还有这群丧良心的中介,他们是真能忽悠人。
我和老婆是2015年来上海打工的,在2020年之前,我们确实赚到了一些钱。500万左右的存款放银行,利息没有那么的可观,所以最终我还是在普陀区买了一套6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
当时我买来就是带租约的,一个月到手租金差不多2万4,一年算下来就是28万多元,每年平均的年化收益在5.8万元左右。
我的这家租客还算是挺稳定,当初我和老婆还是挺开心的。直到今年,我想把办公室卖掉回老家发展,我彻底傻眼了,挂牌半年多根本都没人问,更别谈卖出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