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垄断全球稀土的背后

发表:2025年11月13日
文/靖晔

美中之间的关税大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谈到美中之间的竞争,大家都会把目光聚焦在芯片、人工智能、太空科技和火箭发射等高精尖技术层面,但是,其背后却有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刚刚开始……也许有一片看起来极其荒漠的沙地,才是美中竞争的终极战场。而这些看起来像沙土一样的东西,其实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金属小颗粒——稀土元素!

堆积在港口,等待运输的稀土。(STR/AFP via Getty Images)
堆积在港口,等待运输的稀土。(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稀土是国家战略性物资

稀土元素(英语:Rare-earth element,REE)或称稀土,目前已经成了现代工业社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它存在于你的手机、音响、电脑、硬盘、电视机、电动车的电池、风力发电机等等设备当中。但是,稀土之所以成为最重要的国家战略性物资,是因为几乎所有最尖端的现代化武器设备当中,都需要它。美军3400多种武器系统当中都含有稀土材料。比如,美军武器中的皇冠级明珠F-35战斗机,每架战斗机需要大约417公斤稀土原料。除此之外,每艘驱逐舰都需要2359公斤的稀土,而弗吉尼亚号核潜艇则需要4173公斤的稀土材料。从攻击型直升机到反坦克飞弹、战斧式巡航飞弹等武器,再到雷达夜视镜,这些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武器系统,几乎全都需要用到稀土材料。但是,目前的世界稀土产能,却几乎全都被北京所垄断。中国不仅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稀土储备,而且当今世界稀土产量的85%~90%都是来自于中国。

中国在世界稀土产业链当中的垄断地位可说是全方位、压倒性的,从采矿、分离、加工,一直到终端产品的制造,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稀土的特性

其实翻开历史,全球最先大规模开采和应用稀土的国家是美国。1949年,美国地质学家在距离拉斯维加斯西部大约1小时车程的莫哈维沙漠深处,发现了稀土元素。但当时,它们只被视为地质学上的一种奇特现象,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美国人发现稀土当中有一种叫铕(Europium,中文发“有”的音)的元素,可以让电视画面中的红色更加鲜艳,稀土产业便由此诞生了。

那么,稀土究竟是什么呢?其实,稀土并不只是一种元素,它总共包括17种不同的稀土元素。它们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排列在最末端的镧系元素(原子序号从57号到71号),以及与镧系元素密切相关的两个元素,原子序号21的钪(Scandium)和原子序号39的钇(Yttrium),它们大多来源于希腊语,发音有点儿难。

有些元素具有发光特性,比如铽(Terbium,发“特”的音)可以增强光纤电缆中的光信号;钆(Gadolinium,中文发“ga”的音)具有磁性,广泛应用在核磁共振和CT机上。还有一种运用最广泛的稀土元素叫钕(Neodymium,发“女”的音),可以用来制造强力磁铁,每辆电动车都需要1~2公斤的钕来制造电机。而手机上的震动功能,也是来自于钕磁铁的功能。

另外,有一个非常依赖稀土的技术叫做永久性磁铁,简称“永磁”。这种磁铁一旦被磁化,就可以永久保持磁性,并且只需极少量就能产生很强的磁力。

这就是为什么过去20年来,我们使用的各种电子设备能够越做越小的原因。这个技术是美国人发明的,但他们并没有重视,后来被中国人买走了。1995年,中国买下了位于印地安那州美国最大的稀土磁铁公司Magnequench。中国不仅获得了专利、设备,还邀请美国的员工去中国培训本地的工人。而现在,永磁技术已经被大量运用到现代武器和国防系统当中。

稀土并不稀有

这里还得讲一个很多人都存在的误区。其实,稀土虽然叫稀土,但实际上并不稀有,全球的稀土材料储备其实很丰富,多得到处都是,就是你家后院的泥土里也有稀土元素。但是,这些泥土里的稀土元素浓度(也就是含量)都不高,全球也只有少数几个地方的稀土浓度高到足以开采、开发。虽说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稀土资源,但世界上的稀土蕴藏量其实远远大于需求。比如,2024年全球稀土产量为39万吨,而目前已经被发现的稀土蕴藏量大约为1.2亿吨,按照2024年的产量算,还可以用300多年呢。

而且科学家们也预计,世界还有非常多尚未被发现的稀土资源。美国自身也拥有大约190万吨的稀土资源,并且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开采、提炼并且应用,而当时的中国还在搞“文化大革命”呢。

稀土提炼严重污染环境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晓,稀土在提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的废料。

根据哈佛大学2021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测算,每生产1吨稀土,就会产生75000升废水、1200万升有害气体,以及1吨的放射性废料。总的来说,每生产1吨稀土,就会产生大约2000吨有毒废料。因此在员工安全保障以及环保要求极高的美国,要开发一家提炼系统的工厂是比较困难的。

从1960至1980年代,位于加州Mountain Pass的一家名为Molycorp的稀土厂,一直是全球领先的稀土供应商,但是到了2002年,因为发现废水管道泄漏,导致放射性废水渗出,于是被迫关闭。其实在那个时候,中国已经在全力推进稀土的开采和生产了。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中国很快就超越美国,并且垄断了全球稀土市场。

下面,我们以国内的报导为蓝本来说明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

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陈占恒就直言不讳地告诉媒体,“稀土在生产提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会渗入地下水,导致地下饮用水资源无法饮用,而且它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那其中含氟的废水,会导致骨骼的脆化,一旦进入人体,就很容易导致骨折。还有一些废渣,其中含有放射性元素钍,也会随着废水进入地下,然后还会慢慢向远处扩散,或者在气候干燥的情况下,随着风沙扬尘,在城市或者乡村到处飞舞蔓延,从而导致放射性的污染。”

例如,中国内蒙古包头的白云鄂博铁矿,这里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还蕴藏了7万吨放射性物质钍,所有在这里提炼的稀土,都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废料。现在最令人担忧的是白云鄂博铁矿那个用来存放有毒废料和放射性废水的巨大尾矿池,这座尾矿池因缺乏有效的防渗透处理,导致放射性物质不断地渗透进入地下水体当中,造成严重污染。

早在19年前,中国大陆的《扬子晚报》就已经报导过,说这些放射性污水,正以每年300公尺的速度朝着10公里以外的黄河渗透。大家都知道,当年的媒体还能讲几句实话,但后面所有的相关报导都已经将此类文字删除。现在,放射性污水正在日益逼近中国这个第二大饮用水、灌溉水资源,也被称为“母亲河”的——黄河。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稀土虽然并不稀有,开采也不难,但是把稀土元素从石头和泥土中提炼出来的整个过程,会产生大量有毒的酸性液体。更糟糕的是,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污水。

因此,当中国的稀土开始大量涌入国际市场的时候,价格是如此之低,令美国和其它国家为数不多的稀土厂根本无法与之抗衡,于是纷纷倒闭。渐渐地,中国就开始垄断了全球的稀土市场。

咱们有一说一,应当承认,中共确实比其他所有人都更早意识到了稀土未来巨大的应用潜力。当时,所有西方国家都还没有那么重视。根据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的助理麦克格罗提的表述,早在1992年,邓小平就在一次不太引人注意的演讲中明确指出,中国要垄断国际稀土市场。邓小平当时说了一句“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但当时世界上其它国家对此都一头雾水,也并没有当回事。所以,现在回看历史,对于美国来说是颇具讽刺意味的。当美国工程师们忙着开发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其它各种高科技尖端产品的时候,中国人则默默掌控了生产这些产品的关键原材料——稀土。

所以在稀土这盘棋局上,美国人确实走错了,邓小平则是下对了棋。当然,邓小平对稀土潜在应用的预判固然重要,但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垄断全球稀土产能和市场,还需要同时具备另外一个条件——低人权优势。

十几、二十年前,中国在开采和提炼稀土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环保限制,对于采矿工人也几乎没有任何的安全保护措施,这就是中国能够用极低的成本快速发展稀土产业的根本原因。

除了环境问题,在矿区作业的一线工人,也缺乏基本的安全防护。工人们长期暴露在有毒环境中,普遍出现皮肤溃烂、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紊乱、心血管功能衰竭等严重健康问题。

提高稀土产能关键在提炼

中国目前在全球稀土产业链的统治是全方位的,包括蕴藏量、开采、提炼与生产。在已经被发现的稀土矿当中,中国目前稀土蕴藏量为4400万吨,不仅全球第一,还比第二名巴西的2100万吨多了一倍不止。第三到第六名依次是印度690万吨、澳洲570万吨、俄罗斯380万吨、越南350万吨。美国排在第七,只有190万吨,还不到中国的5%。但目前,因为每年的需求还不到40万吨,预计还有很多尚未被发现的稀土矿,所以主要的难题还在于开采和提炼。而中国真正的稀土霸权就在这个环节。

2024年,全球稀土的69%是由中国开采的,而全球接近90%的稀土产品是由中国生产的。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点疑惑:为什么开采和生产的数字会有所不同?为什么中国的生产量远远大于开采量呢?开采,是指把包含稀土元素的泥沙给挖出来,生产是把稀土元素从泥沙当中提炼、分离或提纯出来,开采相对容易,只是挖矿和运输,但是真正具有挑战性的是生产环节,而中国占据全球69%的开采份额,90%的生产份额,说明其它国家把稀土挖出来之后,还得送到中国去进一步加工提炼。

到目前为止,也确实只有中国具备如此大规模且完整的稀土提炼和生产产业链。2024年全球生产的大约39万吨稀土里,中国包办了其中的27万吨,占比高达69.2%,而第二名的美国,只有区区4.5万吨,仅占11.5%。从2000年至2003年,美国进口的稀土有70%是来自中国,13%来自马来西亚,6%来自日本,严重依赖从中国进口的稀土。

美中王牌对抗:芯片与稀土

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互相卡脖子的问题上,美国手上的王牌芯片与中共手上的王牌稀土,谁的牌更大、更强些呢?当然,美国方面除了芯片之外,还有其它的工具,比如尖端的医疗器械、先进的医药产品、重要的工程软件、甚至粮食和种子等等。但这里,我们就简单比较一下芯片和稀土,看看到底是谁的牌更占据优势。

其实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看,稀土的问题要比芯片的问题更容易解决,因为芯片可不是砸钱下去就能立马解决的问题。高端芯片的制造,涉及到极其复杂且环环相扣的工艺体系,从材料科学、精密铸造、设计构架到光刻机、EDA软件,再到几十年积累的工艺优化,各个环节都需要顶尖的人才配置,以及一代又一代工程师们的经验沉淀与积累,相反,稀土的开采和提炼,并没有太高端、太先进的技术需求。当然,过去这么多年来,北京在稀土提炼方面也获得了很多专利技术,但这都不是太过尖端的科技,技术难度也并不大。

而美国和西方在稀土生产上的障碍,主要还是体现在环保、合规和极高的人工成本上,但这些都只属于取舍问题,而非技术问题,也就是说在极端情况下,就算美中全面脱钩,甚至开战了,那这个时候,环保和成本就变成次要因素、次要问题了,在战争状态下,政府当然会不惜一切砸钱,放开所有管制,先把核心物质制造出来再说。

在同样的情况下,现代芯片科技更像是一件艺术品,不是不惜成本和代价就能够通过“短平快”的模式快速整合出来的。

西方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动稀土供应链多元化,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这包括投资矿业开发、加工厂建设和回收技术。根据最新数据和专家分析,初步产能提升可能需3-5年,而全面显著提高预计需10年或更长。

中国的“癌症村”

中国人一提起日本福岛的核废水排入大海,往往闻之色变,却鲜少有人知道,当今统治着自己的政府早已在数十年间,悄然将放射性污水排入了大小河流。

在这些年,全国范围也出现了多个所谓的“癌症村”。由于系统或其它矿物质在开采过程中所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导致矿场附近的这些村庄的癌症发病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早在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水资源研究所所长王浩就已首次承认,中国有超过200多个癌症村。但根据专家预测,如果不是只看官方数字,那么中国的癌症村已经超过450多个。在这些村庄里,癌症已经成为了最常见的死因,甚至一家几口人连续患癌,青壮年也难以幸免。在污染的空气和水源中生活的农民,呼吸着带有硫磺味的空气,饮用着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源,种植的农作物里也充满了毒素。死亡,仿佛成了家常便饭。

这些年来矿工们的工地被污染,农田和井水变酸了,普通居民也在多地尝试抗议维权,但全部都遭到了打压、逮捕或是被消失。所以,现实的状况是,当你可以完全不顾环境保护、矿工权利以及周边居民死活的时候,中国生产稀土的成本是远远低于西方国家的。

有人会说:“你不懂,这是大国崛起的代价。”“为了打败美帝、为了民族复兴,这些牺牲是值得的。”——当然,这样的话只有稀土矿不在他家门口开采时才说得出口,只有当被污染的水源不会流经他家的村庄,而且他家井水尚能饮用时,才显得那么理直气壮。

那些“癌症村”里的中国人,他们可曾分享到了稀土开发所带来的红利?若所谓的“大国崛起”,是以你的子孙正在或将要饮用的水源里有放射性元素为代价;若“民族复兴”,是以一个又一个癌症村的国人同胞们的生命代价堆砌而成,那么,这样的“盛世”,又与你何干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