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应常去的3个地方
现在的很多孩子,看起来聪明、懂事,可一遇到点挫折,就容易崩溃。被老师批评一句,就能一天都不开心;和同学有点小矛盾,很久都走不出来。
很多家长都觉得奇怪,孩子没吃过什么苦,也没缺过什么,怎么反而那么脆弱、不自信?

(123RF)
其实,孩子的抗挫能力、自信心,不是靠讲道理讲出来的,是生活里“走”出来的。
多带孩子去3个地方,能提高孩子的情商、抗挫能力,变得更自信。
大自然
小时候在自然里跑过、摔过、看过虫子、捡过树叶、追过蝴蝶的孩子,他大脑里的知识会更丰富一些。
走远一点,去个大点的公园、森林、湖边、植物园,孩子就能接触到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比如,带他走在林子里,看见小松鼠,他会兴奋地追着跑;各种花香的味道可是电子游戏带不来的;他在自然中看到的东西,比在手机上看十个动画片还多。
而且孩子在自然中跑跑跳跳,身体锻练了,情绪也会更平稳。经常接触阳光、泥土、水和风的孩子,不容易动不动就哭闹、发脾气。你会发现,他变得更安静、情绪更平和。
菜市场
可能很多家长会觉得,带孩子去菜市场没什么意义,还不如在家写作业、看看书。其实,菜市场也是孩子认识社会、锻练情商的好地方。
别看买菜这事简单,一斤土豆、一把青菜,一边挑一边还要跟摊主砍价。这过程里,藏着很多细节:怎么开口问价?怎么判断哪个菜更新鲜?怎么拒绝不必要的推荐?怎么和老板打交道?
有位妈妈说,她第一次带儿子去菜市场时,给了他10块钱,指着一堆梨说:“你去问老板多少钱一斤,再自己决定怎么买。”儿子一开始磨磨蹭蹭,嘴里嘀咕“我不敢”,但还是鼓起勇气去了。
问完价格回来,他的脸上写满了兴奋,小声说:“老板送了一只梨给我。”
那天他特别有成就感,仿佛完成了一次“大任务”。
孩子在家里太习惯了被安排,被保护,很少有机会“独立面对陌生人”。而在菜市场,他可以学会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看到各种表情、语气、情绪,有时甚至还要学会等一会儿,忍一下,让一步。
比起课堂上那些背下来的“礼貌用语”、“沟通技巧”,在菜市场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学到的是真实社交:怎么开口,怎么回应,怎么应对突发状况。
孩子会记得:自己可以表达,可以选择,可以独立完成一件小事。
图书馆
带孩子去图书馆,不是为了让他立刻爱上读书,更不是强迫他变成“别人家的学霸”。他在一个安静、有规则、有秩序的环境中,会学会专注、安静下来。阅读可以让孩子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学会独立思考。
现在的孩子生活节奏快,信息太多,电视、手机、游戏、动画片一打开,眼花缭乱,五分钟一个刺激。
久而久之,他就很难静下心来专注地做一件事。人的专注力、情绪管理能力,恰恰是在安静和自律中慢慢建立的。
看别人都在看书,他也愿意坐一会,翻一会。一次两次不明显,坚持几个月,你会发现,孩子能安静坐下来,也更愿意动脑子了。
别总怕孩子吃苦,真正的成长,往往在这些看似普通的地方里。带他多走一走,也许,孩子会成为一个拥有抗挫能力和自信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