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时空之旅(三)

发表:2022年02月21日

斗转星移,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建立了一个个辉煌的文明。然而,在时间的长河里,新的文明不断地取代着旧的文明。人们已不再能听懂古老的语言,不再能看懂上古的文字,但是历史并没有因此而离开人类的记忆。因为,那满载着人类一步步足迹的绘画、雕塑、建筑告诉了我们当时的人是如何执着地追求着心中那份纯真的善与美。今天,人们的审美观变了,房屋的形状变了,人们的衣着不再如同从前,甚至绘画的材料都已发生了变化。然而,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从来不变,对于神圣艺术的期盼从来不变,因为那直接源自于人的纯真本性。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模仿自然,而模仿的作品令人产生兴趣和愉悦的快感。西方正统艺术追求写实和逼真,要求达到真实。东方文化则注重内涵,艺术上强调“写意”,讲究“神似”而不十分注重“形似”,事实上这种东方艺术也要求达到真实,只不过是从另一面体现出“意”和“神”的真切。总之,无论东方或西方的正统艺术都极力求“真”,不同层面的侧重点体现了不同风格的美。

纯真即善。无论是皆大欢喜的圆满故事还是旨在唤醒人怜悯之心的悲剧诗篇,以这些故事情节为背景的绘画、雕塑作品无一不是在表现着一个共同的主题――东方叫“善”,西方叫“爱”。美术史上无论是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的宗教题材名作,还是在风格上独树一帜的民俗绘画,都在致力于体现艺术家对“信义”的追寻和对“博爱”的呼唤。人性本善,人性使然。

可见,艺术是人类道德的先锋,历史上集大成就于一身的艺术家们无一不在为提升人类的道德而努力耕耘。艺术体现着人类的价值观,也影响着人类的价值观。懂得对艺术思考的人也会懂得思考人生的价值。

大与小

《莱维家宴》(公有领域)
《莱维家宴》(公有领域)

《莱维家宴》,委罗内赛作于1573年,555× 1280厘米,威尼斯学院画廊。意大利画派从来没有忘记他们大型湿壁画的传统,16世纪的威尼斯人开始用巨大的布面油画来表达他们心中对艺术的无限激情。委罗内赛的这幅代表作《莱维家宴》描述了《圣经》中耶稣揭穿犹大伪善面目的“最后的晚餐”的情景。对于这个题材其他画家都会用严谨的笔触、悲愤的基调作画,但是委罗内赛却饰以大量恢宏的场景。全画高约5米半,长度将近13米,气势辉煌雄大,这幅油画和他的另一幅《喀纳婚宴》号称是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古典油画。

表现出巨大景观的作品往往都很打眼。的确如此,一幅大画是很有气势的。试将一幅70×100厘米的普通幅面作品和一幅700×1000厘米的巨作放在一起展出,如果技艺水平相当,题材类似,更多的人还是倾向于欣赏大的,这很自然。当然能画好巨幅作品本身就体现艺术家的水平,因为要画好大画往往需要比画普通幅面的作品掌握更多的宏观技巧,绘制过程中对作者体力和脑力的消耗更大,对于大形体和大效果的把握则更需水平。

可是同时,也有人喜欢画小幅作品。在很小的作品中表现极其精细的内容并运用类似微雕着色的技巧。其技艺之精可以说画作就是极其精细的工艺品了。这些准确至极的作品耗费不多的资源,却叫人叹为观止。荷兰小画派就是这个类型的代表。

荷兰小画派画家吉拉尔•杜于1660年到1665年之间所作的小型道德寓意画《吹号人》。油画画在木板上,只有38×29厘米的幅面,一本书的大小,但画中的远近人物、环境、甚至衬布的纹理都极其细腻地用画笔表现出来了。在技法上堪称精品中的精品。此作针对当时社会吃喝风气严重的时弊,以描绘吹号为象征的手法隐喻了宗教中所说的“最后审判的号角已吹响”,呼吁人们重拾谦虚谨慎、远离贪欲、敬天奉神的传统美德。此作现藏于卢浮宫。

对于在博物馆或画廊里走马观花的人来说,较大型的展品或许特别令人欢迎。但是也并不一定。有时,一幅两米多高的画不一定比一幅一米多高的受欢迎。因为这也取决于展出位置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有时,对于特别大的作品,人们难以将目光一次投满整幅画面,也就出现常说的一眼看不全、看得累等情况。反之,一幅平均一两米的作品,不是太小也不是太大,人们可以一眼看全,思想抓住画面内容的重心也较容易。这样的话,有许多人还是特别喜爱中型的作品。

梵蒂冈西斯汀礼拜堂拱顶(局部)(Wikipedia/CC BY 2.5)
梵蒂冈西斯汀礼拜堂拱顶(局部)(Wikipedia/CC BY 2.5)

当然,从绘画的角度来看,画画可不是比谁的画布更大或更小,否则那就太好笑了。技艺高超的艺术家无论画幅大小都能画出杰作;技艺不够的画再大或再小的画也还是不好,反而浪费资源。从绘画的具体过程来看,中型的作品较易于展开各种技法,同时作品完成后在运输、装裱、收藏等方面也是比较便利的。

有些分块绘画融会在一起烘托出一个整体的大效果,尤其是一些棚顶壁画,如果每一块都单独成画,则应该给每一小块的边缘加上边框装饰,否则就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大的范围得有连续规则并有一定变化的方、圆或弧形以规范每一部份的自由绘画内容,以便于在更大整体上形成一定的次序感,达到正和美的效果。

湿壁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干燥很快,干后的颜色和湿润时的色彩区别巨大,不利于艺术家校对色彩和衔接。因此画湿壁画每次只能快速突击,一次性完成一小块。米开朗基罗就是这样在4年间一块一块地拼出了这整个大型天顶画。西斯汀礼拜堂拱顶的这一整幅湿壁画展现了一位艺术家用个人之力所能创作的最宏大的装饰画。他将拱顶分隔开以分块绘制技法组织画面空间。画中的廊柱其实是用笔画上去以分隔空间的。事实上,在岁月的流逝中,每一块局部都有不同的变色和其它一些变化,但得益于在绘制时的装饰性块面分割,每一块局部的变色丝毫不会影响整个天顶画。画中三百多个人物形象,代表着新柏拉图理论及生命返回到神的主题,是装饰性天顶湿壁画的典范。

西斯汀礼拜堂天顶画完工24年后,反对宗教改革的教皇保罗三世委托米开朗基罗为祭坛墙壁绘制一幅壁画。米开朗基罗选择了《最后的审判》这一主题展现他对世界和神的认识。

最后的审判》(局部)(123RF)。
最后的审判》(局部)(123RF)。

这幅壁画的中心主题表现了人不断背离神,由于自私、贪婪、冷漠、杀戮等诸多恶行而积攒深重的罪业,逐渐走向地狱。但纯真善良、道德高尚、敬奉神明的人终有可能得到神慈悲的救度,在末世的审判中因为支持正义而得到永生。

为了解决画中人物在从下面仰视时所应呈现的比例这一难题,米开朗基罗将壁画上半部分的人物画得大些,下半部的小一些,以适应自下而上的观赏效果。

这和东方人雕塑巨型佛像、金刚像时将其头、肩部夸大以适应仰视效果不被“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所干扰的传统同出一辙。

由于墙壁面积广大,要将大约400个人物安排在这一空间,米开朗基罗采用了水平线与垂直线交叉的较为平稳的构图,这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构图风格的特色。画中众多的人物被画在视平线以上并组成群体,同时随着位置的升高,人群愈加密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左侧升入天堂和右侧走向毁灭的画面中突出的竖向运动。因此产生一种周而复始的活动,将上升与堕落的人群和掌握整个人群活动的中心――审判者联结在一起。

以一团一团或一组一组的人物组成的群体在很多大型绘画中属于基本单位,艺术家在宏观上将一幅作品分成数组人物团体,然后再在每一组中有条不紊地具体描绘各个人物,依次绘完全画。此后再整体进行宏观的修改和润色,完成艺术作品。

艺术是多元的。不仅十二米长的大型绘画能够表现众多的人物,一米多长的作品也是如此。与意大利米开朗基罗同一时代的德国多瑙河画派秉承北方画派细小的画工,其代表画家阿尔特多斐在一个两平方米的木板上,描绘出千军万马。

此作描绘的是公元前333年,年仅二十多岁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伊苏击败庞大的波斯部队、追捕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的情景。(亚历山大大帝即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他以马其顿为核心国统一了希腊诸城邦,并征服了波斯、埃及和其它亚西亚王国,直至印度的边界。他用13年时间征服了当时欧洲视角的“已知世界”,被认为是历史上重要的军事家。)

《亚历山大之战》(局部)(公有领域)
《亚历山大之战》(局部)(公有领域)

阿尔特多斐的这幅以细腻笔触描绘的战争画面阵容空前,场面令人震撼。从作者描绘双方士兵的排兵布阵方面来看,画家本人对军事学和兵法已有研究。绘制画面上不计其数的士兵和战马需要画家以不厌其烦的耐心来精心描绘,德国人严谨的风格展露无遗。

虽然阿尔特多斐的这幅作品凭借其不凡的耐心和超群的技艺给“中小型尺寸的巨幅内容”类作品树立了不朽的榜样,但对于普通的画者,如果作品尺寸小,而画中人物又众多,那么具体作画时就要面临每个人物在画面中所占面积太小,作画时难以有足够面积下笔的现实情况。在绘画中从始至终都不得不用笔尖进行细小的点画是很辛苦的一种技法,尤其是画家的神经需要绷得很紧,由于面积小,笔法也难以放开。同时作品完成后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乍一看一团团难以分清的人物,观众也需要戴上眼镜费力地凑近画面仔细“捕捉”内容。所以若不是技艺精湛者,则需要慎重考虑此类构图。

同时,画面的气势也不完全取决于画中人物的多少。绘画史上仍然有大量的作品不依靠画出众多人物,而靠不同的动势、衣纹、小物件等等达到繁荣画面的效果;也有些画虽然人物众多,但手法、构图、造型、色彩不精,反而令人觉得单调乏味,谈不上气势。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付出很多,很辛苦,可是如果所画的内容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得不偿失,那将是很可惜的,毕竟绘画是一门艺术,不能仅仅靠苦干而不顾及其余。

当然,人们生活在艺术作品构成的环境中,而艺术是多样的。试想,如果所有的作品全是巨大无比的,那么这种尺寸就与人类的身材失去了比例,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大家都生活在巨人国里一样不协调;相反如果全是超小型作品,人就会有像生活在小人国里一样难受了。因此,不论大与小,各类作品、各类尺寸的艺术品都有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