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传统乐器手摇琴

发表:2025年08月10日
文/彭晓莹

手摇琴(Vielleàroue)也称绞弦琴,是欧洲一种古老的弦乐器。演奏者右手转动曲柄,左手在键盘上演奏。手摇琴起初多用于修道院和教堂中,后来逐渐成为宫廷乐器,曲风也从最初的民谣逐渐变得多样化。今天的法国依然保留举办传统乐器音乐节的传统,方便世界各地的手摇琴演奏家及爱好者互相切磋和交流。

1980年的一款法国手摇琴(Wikipedia/CC BY-SA 3.0)
1980年的一款法国手摇琴(Wikipedia/CC BY-SA 3.0)

源于12世纪的乐器

手摇琴可能起源于12世纪中欧的德国本笃会修道院。刚问世时,由于功能有限,仅限于为教堂唱诗班提供演奏之用。西班牙和英国保留了许多与手摇琴有关的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的雕塑作品。到了16世纪,手摇琴出现在了绘画作品中。

受法国王室青睐的黄金时代

18世纪的法国,手摇风琴在上流社会中十分流行。精心制作且装饰华丽的乐器开始进入宫廷,还得到了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的喜爱。手摇琴经过多次改良,声音变的更加悦耳,甚至可独奏古典音乐曲目。莫扎特、亨德尔等音乐大师都为手摇琴创作过作品。这段时间被称为手摇琴的“黄金时代”。

重返民间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为了躲避战乱,制琴师纷纷离开巴黎,定居外省。这给手摇琴带来第二次深刻变革,使其重新成为了民间乐器。直到19世纪末,手摇风琴一直是法国几乎所有地方舞蹈的首选乐器。

然而到了19世纪末,风靡一时的手摇琴逐渐衰落,但仍在民间音乐中寻求生存。到了20世纪60、70年代,民谣运动的兴起使这种乐器再次回归到大众视野。

从1976年开始,法国每年都会举办欧洲传统弦乐器与管乐器音乐节及舞蹈节,邀请世界各地的制琴师和音乐家参展。音乐节期间将举办音乐会、舞蹈节、讲座及传统乐器展销会等活动。

如今,手摇琴在继续演变,虽然有音乐家走电子风,创作出电子手摇琴音乐,但仍有一些演奏家继续使用传统的手摇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