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神游·两宋风华 (16) —— 举首荣登龙虎榜 立朝修得学士名(下)

发表:2023年11月19日
文/元曦

(接上期)

上期最后说到宋太宗一朝的名臣的很多德行故事。这期我们继续举几个例子。比如治蜀名臣张咏。北宋前期,蜀地多次发生叛乱,这个地方不好治理。张咏到蜀地后,发现当地很多百姓是被迫加入叛军的。叛军首领叫李顺,张咏就向当地百姓宣讲朝廷恩信,劝叛乱的人都回家过日子,也不再追究他们叛乱的事,从而使蜀地恢复了秩序。用张咏的话说就是:“前日李顺胁民为贼,今日吾化贼为民。”可见张咏是一位非常有能力、有魄力的人。这样的人,他在德行上却是非常谦逊。举个例子,张咏是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考进士之前先要通过地方考试,也就是“解试”。当时考试结束后,当地官员打算把张咏评为第一名,也就是“解元”,但是张咏主动上书,他说同考的另一个叫张覃的人,德行比他更好,请求让张覃做解元,就这样,张覃成为了解元。时人都非常赞赏张咏年纪轻轻就能谦逊让贤,不急于功名。

宋•刘松年 《十八学士图》(节选)(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刘松年 《十八学士图》(节选)
(台北故宫博物院)

再举一个人,北宋名臣陈恕,他最后官至参政,但他做的最精彩的是盐铁使。盐铁使管很多事,其中特别重要的几件,一个是商税征收;一个是食盐、茶、铁,实际不只是铁,这是一个泛称,包括:银、铜、锡,这些矿产,就是关于这些项目的生产,或者是专卖,或者是征税。这些项目在当时都是国家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也就是说,盐铁使的职位非常重要,而能做好这个工作的人,一定要那种非常有能力的人,比如要能明察秋毫、要敢于承担责任、能够放手做事的人。陈恕就是这样的人,就是说他的能力很强,同时他在道德上也是修养深厚。

史料记载陈恕为人忠直公正。他不会轻易去符合那些他认为不对的事。有时候,他向宋太宗奏事,但是宋太宗当时没听明白,或者是有不同想法,两人各持己见,有时宋太宗就不耐烦了,这个时候陈恕就退到一边,站在那里,也不说话了,也没什么表情。可能大家觉得他这就算默认了吧!但是过了一会儿,看宋太宗火气稍退,陈恕又站了出来,继续向宋太宗解释他的想法。宋太宗又生气了,他就又退到一边,就这样有时甚至反复三、四次。最后宋太宗意识到,陈恕真是一位忠臣啊!所以再有这种情况出现时,宋太宗多数情况下都会采纳陈恕的建议,并且宋太宗还在大殿的柱子上御笔亲题“真盐铁陈恕”几个大字,既是褒奖陈恕,也是希望大臣们都能像陈恕一样,直言进谏。

再举一人,名臣吕端。宋太宗说吕端大事不糊涂,可见吕端这个人的特点就是能力强,能办大事。比如:在对外关系的处理上,在宋真宗即位这样的关键时刻,都发挥了重大作用。这样一位能断大事的人,他在平时却不是那种很强势的人。举个例子,淳化年间,吕端官拜参知政事,是副宰相之职。后来寇准也官拜参知政事,吕端就主动请求位次在寇准之下。但是宋太宗没听他的,还是让他的位次居于寇准之上。后来,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宋太宗决定用吕端为宰相。因为寇准也是当朝名臣,吕端就觉得自己和寇准本来是同列,都是参政,结果自己却先寇准一步而登相位,所以他主动跟宋太宗提出了一个建议。在前文《十载独相划国策 半部论语佐圣朝》中讲过赵普的故事,当时宋太祖用赵普做宰相,同时给他配备了副手 —— 参知政事。但是当时参知政事的权力很小,不能掌管官印,也不能去政事堂议政,就是当时的政事堂,也只是皇帝与宰相议政之所。那时吕端就提出来,请求让参政与宰相轮流掌管官印,并且参政可以与宰相一起去政事堂议政,这样就大大地缩小了宰相与参政之间的差距,这个建议被宋太宗采纳了。所以从这些事中都可以看出,吕端是一个淡泊名利,非常谦让的人。

回顾宋朝名臣故事,在他们的履历中,经常会出现某某学士之类的字样。这个学士有两种,一种是在馆阁任职的学士,一种是没在馆阁任职,但是作为一种荣誉头衔被授予。也就是说,能做学士是一件很荣耀的事,而这种荣耀,不只是学问上的,同时也是一种道德褒奖。所以我们看到,一个人可以凭借才学,举首荣登龙虎榜,但这只是第一步,之后有的人就渐渐淡出了,而有的人则会继续前行,成为大学士,或者被授予学士这样的荣职,乃至成为一代名臣。而这部分人往往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注重道德修为,正如本篇标题所云 ——“立朝修得学士名”。

(未完待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