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永远而画——米勒《拾穗》

发表:2023年11月19日
文/梅媛
米勒的《拾穗》。画中农妇们捡起的虽是麦穗,实际上捡起的是生活里的苦难。(公有领域)
米勒的《拾穗》。画中农妇们捡起的虽是麦穗,实际上捡起的是生活里的苦难。(公有领域)

法国写实主义画家米勒,有一幅很有名的画叫《拾穗》。在当时,有许多写实主义画家,为什么只有米勒的《拾穗》风靡了全世界呢?

为永远而画

米勒(1814年~1875年)出生于农耕家庭,从小由祖母照顾,祖母对他的影响很大。

由于米勒从小就展现出绘画天分,于是父亲将他送到城里去学绘画。不多时,米勒已画得比老师更好。县官知道他很聪明,所以赞助他每年二百块钱,到巴黎去求学。

米勒开心地回家向祖母禀告,临别时,祖母告诉他:“你要做画家,先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你要为永远而画,切勿忘记这句话。要我看见你做恶人,我宁可看见你死。”

“永远”就是千秋万载,“为永远而画”就是指画作要使世界上千年万古的人看了都感动,而不是几年之间的人所喜欢的画。

乡巴佬中的但丁

在法国巴黎美术学院毕业后,米勒虽然才华纵横,却没有人买他的画。当时法国流行裸体画,或以王宫贵族为题材的画作,没有人愿意静心欣赏米勒的田园风光及乡村人物。没钱养家糊口的米勒一度尝试画些裸体画。有一次,米勒的裸体画在画廊展出,他无意中听见赏画者的评价。一人问:“米勒是谁啊?”另一人回答:“不就是那个专画裸体画的小画家嘛!”

听完这二人的对话后,他心中非常难过,不由得想起过世祖母的话:“为永远而画!”于是,他来到巴比松,开始用画笔描绘乡间农民生活的艰辛,《拾穗》就是其中之一。然而,由于米勒不再画裸体画,他再次过上了穷苦的日子。从此,人们称他是“乡巴佬中的但丁”、土包子中的“米开朗基罗”。

拾起的不仅是麦穗

《拾穗》描绘的是:在秋天的田野中,三个贫苦的妇人为了生活,在地上捡拾农夫们遗落的稻穗。她们的脸庞低垂,身体裹在层层衣裙、布兜、臂套里。两名农妇弯着九十度的腰,一个拿手紧扣地上的麦穗,一个正把手朝土地探去。另一个上了年纪的农妇侧立,僵硬的腰微弯,半伸着手,正要艰难地往地上探去。

这幅画现在已经印刷在世界各地贩卖,有的印在书中、有的印在明信片上。为什么如此简单朴素的一幅画能引此众人如此大的回响呢?

原因就在于,这些农妇们捡拾的不是普通的麦穗,而是取材于《圣经》中的一个典故。《圣经》里说,富人们收割完麦子后,不准把收割时掉落在麦地里的麦穗带走,要留给穷苦的人去捡。所以她们表面上捡起的是麦穗,实际上捡起的是生活里的苦难,或者,更多的是坚忍生命力的展现。

米勒的作品也是他生活的写照。虽然当时没人喜欢他的画,但这些意义深刻的作品能被后人所传颂,米勒真正做到了“为永远而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