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间 一位父亲的教育心得(36)

发表:2021年03月07日
文/张季民(选自《新三才》网)

父母跟子女的有效沟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本栏目将刊登《亲子之间》系列文章,一位父亲记录了在不同场景中跟孩子的沟通,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启迪孩子正面思考,不仅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还增进彼此的感情,希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启发。

(图:清玉/看中国)
(图:清玉/看中国)

 

没得奖的作文比赛

儿子由于在班上作文表现突出,被老师推荐去参加一个作文比赛,结果写了一篇文章交出去之后,竟然通过了初赛,可以代表学校去跟来自全国各学校代表一起现场写作的作文比赛。

比赛当天,我带他到比赛场地的学校,看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手齐聚一堂,大部分的同学一直到上场前一刻都还拿着范本或书在努力看着。

我问儿子紧不紧张,可能是从小被我教导得失心不要太重的关系,他一脸轻松样,对我说还好,不会紧张。上场时间到了,我看着他在教室内坐定,等着老师发下稿纸与题目。

原本比赛时间有90分钟,我在教室外的空地上找了个树荫,就看着我自己带来的书打发时间等待。结果就在结束前15分钟,儿子居然已经就交卷跑出来找到了我。

我讶异地看着他说:“这么快就写好了?题目好写吗?”他回答我说不好写,题目是“服务从身边做起”,但是他还是有写了四段,最后想再多写一段,可是已经写完结论了,也就没有再多写了。

我说确实这个题目不是很简单,所以我就好奇问了问他写的啥内容。原来,他写了去年他放学走路回家时的一个小故事。

他回家的路上经过一个茶园,刚好当时是采收的季节,他就好奇走近看看茶园里的人如何采茶。结果他就发现刚好有一个采茶的婆婆背的竹篓不小心滑掉了,里面的茶叶撒在地上,于是他就过去帮那个婆婆捡起茶叶,因此他对这件事有较深刻的印象,所以就在作文比赛中写了这事。

我听了之后很讶异,因为当时没有听儿子讲过这件事,他说那时只当成很一般的事,所以回家就没有特别拿出来讲。

我很高兴地对他说:“我觉得你写得很棒,一方面是因为这是你亲身的经历,另一方面是你随手就帮助别人的表现很好。”

过了两周之后,比赛成绩公布了,儿子没有能够上榜得到名次。不过,我还是送了一份礼物鼓励他,我对他说:“虽然比赛没有得名,但爸爸仍然要鼓励你。因为你能够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想当年,爸爸小时候也没有机会可以代表学校去参加作文比赛呢。”

我继续说到:“另外,我后来自己想一想,这个题目要是叫我来写,我也不一定能写得比你好,因为你有很棒的亲身经历,还能很快把文章写完,这都比爸爸要优秀多了。所以,这样的表现就叫做‘青出于蓝’,在爸爸的心目中,你已经有资格得名了,所以给你特别鼓励。”

儿子拿到礼物很开心,我相信他能懂得背后的意义,也相信他会更愿意在未来,持续增进自己的文笔呢。

玉不琢不成器

儿子小学毕业时,学校发给最后一个学期的成绩单,上面除了有各项科目的成绩之外,还有一段老师的评语。

他的老师给他的这段评语如下:“某某(儿子的名字)是块待琢的宝玉,有资质但缺乏努力,在学习上不能投机取巧,需要用心认真,才能发出光华,再加油吧!”

我当下看到这段评语时,其实很感动于老师的用心与期许。尤其这第一句话“是块待琢的宝玉”,更能显示出老师的用心良苦,以及望子(学生)成龙、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我跟儿子说,光是因为这一句话,你就应该好好努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来回报老师对你的深重期待。儿子听不太懂,于是我就跟他进一步解释。

我问了儿子他有没有看过宝玉?儿子回答说有。我再问他说,那他有没有看过还没有被开采前的玉石?儿子说没有。于是我跟他说玉石还没被开采出来前,其实是包裹在石头之中,外观看起来就是一颗石头。

我举例说坊间常见一种开运的装饰品叫做水晶洞,通常都是两边一对,就像把石头从中剖开,露出里面的水晶结晶。

儿子说他有印象,我说水晶洞跟玉石的原理是一样的,就是外层的石头包裹着里面的水晶或玉石,只有很有经验的人,才能看出里面有水晶或玉石,然后再想办法雕琢或切割,把石头的外层去除后,就能显露出里面的水晶或玉石。

刚好最近我要儿子开始读《古文观止》,正好读过“完璧归赵”的故事,于是我就跟他引申说明。我说“完璧归赵”里面,大家抢着要的那块“和氏璧”,除了是一块很漂亮、号称完美无瑕的玉石之外,它的由来还有另一个典故。

于是,我就简单讲了一下“和氏璧”由来的故事给儿子听,我说那个发现“和氏璧”的卞和即使被两任君王砍断双脚,还是坚持那块石头里有着绝世的宝玉,最后终于被雕琢出来,成为稀世珍宝的“和氏璧”。

我跟儿子说,你的老师在成绩单上面的评语,根本可以不用写“是块待琢的宝玉”这一句话,就直接写“有资质但缺乏努力……”也就可以了。

但是老师坚持把这句话放在最前面,不就像是卞和一样,看出你真正是个人才(宝玉),可是如果荒废了自己,不踏实学习、只会走捷径做表面,那就像是《礼记•学记》或《三字经》中讲的“玉不琢,不成器”,也就永远是块石头,无法显露出宝玉的内在。

我说老师跟你就是两年的师生之缘,这还是你毕业前的最后一份成绩单,这个老师以后也没有机会再继续教导你,所以如果不是对你有很大的信心与期许,根本就不需要这样写的。

但是老师愿意在最后一张成绩单上面写下如此用心的评语,你除了要感谢老师的知遇之恩外,也一定要自我要求、自我勉励,把自己内在的这块宝玉开采出来,显露出来,以回报老师的这份心意。

儿子听了认真地点点头,我从他眼中看到了坚定的眼神与意愿。我期待另一块“和氏璧”可以在未来发光发热,以无愧自己宝玉的资质与恩师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