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民议会投票取消低排放区 / 车辆仍须贴Crit'Air环保标志
法国国民议会近日通过了一项具有争议性的决定,以98票对51票决定取消在全法国约40个大都市地区(métropole)实施的低排放区(zonesàfaiblesémissions:ZFE)。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讨论,不仅涉及空气质量和公共健康,还牵扯到社会公平、地方自治以及来自欧盟的财政压力。以下为您详细解析低排放区的背景、实施效果、此次投票的来龙去脉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法国中部城市里昂允许Crit'Air 1和Crit'Air 2级车辆通行的低排放区(OLIVIER CHASSIGNOLE/AFP via Getty Images)
什么是低排放区
低排放区是政府为减少城市空气污染而设立的区域性政策,限制高污染车辆在特定区域内行驶。这些区域通常覆盖大都市的市中心及周边地区,禁止或限制高排放车辆(如老旧柴油车)进入,车辆需根据其排放水平获得“Crit'Air”环保标签。低排放区政策自2019年开始推广,2021年进一步扩大,覆盖包括巴黎、里昂、波尔多、斯特拉斯堡等城市在内的多个都市区,旨在减少交通产生的细颗粒物(PM2.5)和氮氧化物(NOx),改善空气质量。
例如,在大巴黎都会区,低排放区覆盖了A86高速公路环线内的77个市镇,自2025年1月1日起,禁止Crit'Air3级及以上的车辆通行。该措施被辅以公共交通补贴、换车援助等配套政策,以减轻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
低排放区的成效
低排放区政策在实施的几年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根据法国空气质量监测机构AirParif的数据,法兰西岛大区自2017年实施低排放区政策以来,交通产生的细颗粒物(PM2.5)排放量下降了32%,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了42%,其中低排放区政策直接贡献了部分减排效果。在里昂,自2019年以来,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了22%,细颗粒物减少了11%,首次达到欧盟空气质量标准。波尔多中心城区氮氧化物污染,也在低排放区政策实施后下降了35%。
这些数据表明,低排放区政策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发挥了作用。法国公共卫生署(Santépublique France)指出,全国每年约有4万人因细颗粒物污染死亡,氮氧化物(主要来自柴油车)导致7000人死亡。很多人也因此认为低排放区政策是保护公众健康、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然而,该政策也引发争议,尤其是对低收入群体的潜在经济负担,因为老旧车辆的更换需要较高成本。
投票的来龙去脉
5月28日,法国国民议会经济委员会以98票对51票通过了取消低排放区的提案。这项提案由国民联盟(RN)和共和党(LR)发起,得到了部分左翼和中间派议员的支持,但遭到生态党和社会主义者的强烈反对。支持者则认为该政策对低收入家庭是一种经济上的惩罚,且各地在执行上存在差异,例如时限,补贴力度等。反对者认为,低排放区政策是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健康风险的关键措施。
然而,本次国民议会的投票决定并非最终定论。支持低排放区政策的法国政府可能通过以下方式推翻该决定:
1.提出第二次审议:政府可能要求议会重新投票,召集更多支持低排放区政策的中间派和生态派议员,以推翻取消决定。但据生态转型部长周边人士透露,该做法的可能性较低。
2.混合委员会:根据议会程序,接下来将由14名国会议员和参议员组成的混合委员会(CMP)审议包括低排放区内容的《经济简化法案》。支持低排放区政策的议员有可能在此时修改或恢复该政策,但目前委员会中支持低排放区政策的议员并不占多数。
3.宪法委员会审查:宪法委员会(Conseil constitutionnel)可能以低排放区政策条款与《经济简化法案》主题无关为由,否决取消的决定。政府内相关人士认为,这是目前最可能推翻取消决定的途径。
最终投票预计将在6月中旬对《经济简化法案》的整体审议中进行,届时这项包含623项修正案的法案将决定低排放区政策的命运。
潜在影响与地方反应
另外取消低排放区还可能导致不菲的财政损失。根据法国财政部4月初披露的一份报告,取消低排放区政策可能导致在2025年和2026年分别损失33亿和61亿欧元的欧盟复苏计划拨款。此外,法国最高行政法院(Conseil d'État)也可能因污染超标而施加进一步处罚。
尽管面临取消,部分城市表示将继续通过地方政策减少污染。波尔多市长于尔米克(Pierre Hurmic)强调,当地将利用其它方式继续降低污染。斯特拉斯堡大都市区副主席容德(Alain Jund)表示,将投入5万欧元支持公共交通、车辆更新和自行车项目,以保护弱势群体免受空气污染的危害。
最终低排放区的去留,自然会影响作为衡量依据的Crit'Air环保标签的未来。不过目前车主仍须继续张贴这一标签,违反规定的车辆可能面临罚款。因为当某地污染达到峰值时,如当地省长实施差异化交通管制,车辆必须贴有该标签。届时,污染最严重的车辆将被禁止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