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战士亲身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

发表:2022年05月20日
文/高洁

二战时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从“单线作战”变为“双线作战”,面临着劳动力以及战争资源的严重不足,根据“以战养战”政策,日本将战俘运到本土及世界各地所建的战俘营进行劳役。

1931年至1941年十年间,日军占领东北,沈阳成为日军重要的重工业生产中心,是战争所需军备及物资的重要后方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沈阳的军工厂进口的是美国机床,战争爆发后,军工产品生产得不到支持,无法为战争提供保障。为补充人力,日本政府从菲律宾战场的一万多名美军战俘中,挑选出具有专业技能者2000余名于1942年11月送达东北。

“巴丹死亡行军”(Bataan Death March),是日军于二战太平洋战争犯下最臭名昭著的暴行之一。1942年初,巴丹半岛战役美军战败,约7.6至7.8万名美国和菲利宾战俘被虐待、屠杀,并在疲惫、营养不良、满身伤病的情况下被强迫徒步赶往100公里外的地点。照片中战俘们在行军中肩扛的是病倒的战友,乃至遗体。(Emir214\Wikipedia\公有领域)
“巴丹死亡行军”(Bataan Death March),是日军于二战太平洋战争犯下最臭名昭著的暴行之一。1942年初,巴丹半岛战役美军战败,约7.6至7.8万名美国和菲利宾战俘被虐待、屠杀,并在疲惫、营养不良、满身伤病的情况下被强迫徒步赶往100公里外的地点。照片中战俘们在行军中肩扛的是病倒的战友,乃至遗体。(Emir214\Wikipedia\公有领域)

从1942年11月至1945年8月,沈阳战俘营共关押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新西兰等国战俘2000多名,战俘国别多、级别高、数量大,是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设立的典型战俘营。

在战俘营里,美军战俘每天要做15个小时的苦工,饭食质量差,份量少,分配饭食才是个大问题。战俘每天用木桶把饭食从厨房抬到营房,由大家推选出公正的人分发食物,其他人要排队领取。但是换了几个分配饭食的人,都因为分配不均引起纷争,后来这份出力不讨好的差事没有人愿意做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战俘们通过投票选举的办法推选一个美国青年人罗兰•肯•塔沃里(Roland Kenneth  Towery,1923-2016)做分饭者。

1942年,19岁的塔沃里在菲律宾战场被俘,战俘编号858,直到1945年8月16日获得解放才返回美国。后来他于1955年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他还曾担任美国新闻文化总署副署长、公共广播公司执行委员会主席等职。

当时的塔沃里接受了这份差事,为此彻夜难眠,很想有个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塔沃里研究过中国古代文化,他想到了一句古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子路》,他明白一个大概意思:自身行为只要端正,不下命令,人们也会奉行;自身有私心杂念,行为不端正,即使有命令,人们也不会去遵守。

第二天,塔沃里在分发饭前,先在自己的饭盒里盛了一份,然后照例分给他人。他对大家说:“如果谁觉得不公平,自己得到的食物分量不够,可以把我留给自己的这份拿走,把他认为少的那份留下来。”

几天下来,塔沃里的饭盒从来没有被人换走过。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办法,塔沃里竟然解决了一个看似没有办法的分配食物的难题。塔沃里赢得了战俘们的信任,这份分饭差事一直干到二战结束。

塔沃里通过这件事领会到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博大内涵与深邃智慧。2014年,塔沃里年过九旬,他在德克萨斯州的公墓买下了一块墓地,请人提前镌刻了墓志铭:分配食物的人。一是纪念战俘营里的悲惨经历,二是告诫后人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大智慧。

为什么传统文化这么好,这么有智慧?是因为传统文化是神传文化,神传给人的文化,当然有很深的内涵了。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修心养性做好人,做事考虑他人。

站在为他的基点上思考问题,为他人着想,神佛会赐给人智慧,同时其行为也能感动他人。人在知恩感恩、善良的心态下为人处世,就不会有纷争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