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庆祝恢复独立30周年

发表:2021年08月25日
记者陈亦然报导

30年前的8月20日,尽管面临苏联坦克碾杀独立运动以及随时会被切断电视信号的危险,爱沙尼亚的政治家和广大民众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当晚爱沙尼亚政界人士宣布国家从苏联独立。如今这个最小的波罗的海国家,已经成为世界高收入经济体之一。今年的8月20日,这头“波罗的海之虎”庆祝了其恢复独立30周年。 

爱沙尼亚议会议长拉塔斯(Jüri Ratas)当天在首都塔林(Tallinn)庆祝活动的升旗仪式上讲道,“30年前的今天,我们在爱沙尼亚醒来,怀揣着一个梦想:生活在一个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国度里。就在那一天的晚上11点03分,这成为了现实。69位代表我们的政界人士做出的一致恢复爱沙尼亚独立的决定,对我们的未来产生了重大影响”。

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市中心全景(Wikimedia/Lauri Veerde/CC BY-SA 4.0)
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市中心全景(Wikimedia/Lauri Veerde/CC BY-SA 4.0)

爱沙尼亚总理卡拉斯(Kaja Kallas)也发表讲话谈到,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提醒我们,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的,“每个人如果他们觉得需要,都有权提出批评和表达自己的意见。言论自由、行动自由,当然,我们需要记住,自由也意味着责任,有责任保护他人、他们的生命和自由。”

除了首都塔林外,当天爱沙尼亚在全国其他地区也举行了各种仪式和庆祝活动。来自拉脱维亚、立陶宛、冰岛和波兰的议长以及欧洲议会议长也参与了当日的庆祝活动。

“歌唱革命”与波罗的海人链

歌唱在爱沙尼亚的独立运动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也成为庆祝恢复独立周年纪念日必不可少的活动。

1988年6月9日至13日,在独立运动的高峰期,塔林举办了夜歌节,约有100,000名年轻人在跳舞和挥舞蓝黑白色旗帜(爱沙尼亚国旗)的同时唱着民族歌曲。

而在1988年9月11日,大约有 300,000名爱沙尼亚人(几乎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聚集在塔林参加全国歌曲节。对于波罗的海国家人民来说,合唱一直是力量和民族团结的源泉。那一年,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歌唱成为表达和抗议苏联霸权的手段。

在爱沙尼亚恢复独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另一事件是波罗的海人链。1989年8月23日,来自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近200万人(占三国居民总人数的四分之一)走上街头,手挽手组成了一条绵延约670公里的人链,要求自由和独立。这一场面震撼世界,该事件发生后不久的1991年,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重获独立。

波罗的海小国的成功之道

这个波罗的海最小的国家在重新获得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常被称为“波罗的海之虎”。世界银行也将爱沙尼亚列为高收入国家。那它的成功之道在哪里呢?

根据欧洲新闻网(euronews)的报导,总部位于塔林的金融科技公司Swaper的首席执行官Indrek Puolokainen认为,1991年恢复独立后的“正确决策”是该国成功的原因。他称,“我们的政府承担了风险并迅速进行了改革。由于爱沙尼亚自然资源不多,我们开始快速进入数字时代,并启动了许多数字项目。这让爱沙尼亚创建了许多软件公司。” 

爱沙尼亚议员Annely Akkermann表示,该国与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相比,在1990年代开始的改革更为激进,“前总理拉尔(Mart Laar)及其政府发起的‘大扫除’计划抛弃了苏联体制的所有残留”。

对于塔林大学的副教授萨尔茨(Tonis Saarts)来说,除了成为欧盟和北约成员国以及在电子领域的领先地位外,爱沙尼亚的最大成是建立了“有弹性和运作良好的自由民主制度。”

萨尔茨还称,在过去30年的改革中,爱沙尼亚设法避免了寡头的崛起,“私有化改革在这里发挥了关键作用,与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相比,这些改革在爱沙尼亚更加透明,制度化程度更高,因此寡头政治的崛起几乎没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