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神游·两宋风华 (21) —— 寇准大忠扶日辇 直渡澶渊退辽兵

发表:2024年01月27日
文/元熙

(接上期)

前期讲述了宋太宗一朝宋辽战争的情况。公元997年三月,宋太宗驾崩,太子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真宗一朝,发生了一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大事:宋辽战争终于有了一个结果。双方在澶州交兵,达成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说起“澶渊之盟”,历来是聚讼纷纭。围绕这件事有很多方面的争议:有人觉得不该议和、有人觉得应该议和;有人说是辽人求和在先、有人说是宋人求和在先;有人说盟约是妥协、有人说这是战略。本期先从一位与“澶渊之盟”关系密切的文臣的角度,来讲述一下这段历史。

宋•刘松年 《养正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刘松年 《养正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那么这位文臣是谁呢?就是大名鼎鼎的寇准。可以说,没有寇准就没有“澶渊之盟”,甚至连“靖康之难”都会提前一百年上演。

故事还是要从宋真宗即位说起。宋真宗即位之初,辽人觉得宋太宗驾崩,宋真宗新立,加上宋夏边境多事,宋朝内部又有蜀乱未平,正是辽朝进攻宋朝的大好机会。于是辽人从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开始,就连年南下侵宋,双方局势非常紧张。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寇准临危授命,做了大宋朝的宰相。

说起寇准拜相,其实宋真宗做出这个决定时,还有些犹豫。因为寇准这个人个性鲜明、很有个性,所以有时候看起来很随性、说话也直、做事也直,有的人不喜欢他。当时与寇准同时拜相的另一位宰相叫毕士安。毕士安对宋真宗说寇准很忠义,能断大事;又说,如今西北边患不止,像寇准这样的人,正应该委以重任。这才打消了宋真宗的疑虑,于是任命寇准为同平章事,也就是宰相之职。

寇准于景德元年八月拜相。到了九月,辽圣宗和萧太后从河北方向大举入侵。而宋真宗也表现出了抵御辽人的决心,表示“朕当亲征决胜”。从宋真宗表示要亲征后,又过了一个月,辽师深入宋境。当时前线战报“一夕五至”,非常紧急,寇准有什么反应呢?史书上说他饮笑自如,好像没事一样,也不向宋真宗禀告。第二天,其他的大臣告诉了宋真宗,宋真宗很紧张,问寇准怎么办?结果寇准说:“这事好解决,五天就能解决,就是请陛下亲征,驻跸澶州。”当时的战局,辽师已经深入宋境,所以宋真宗有点犹豫,群臣也意见不一致。

大臣中有一位叫王钦若,是南方人,他劝宋真宗去金陵;还有一位叫陈尧叟,是四川人,他劝宋真宗去成都。宋真宗就向寇准征求意见。寇准心里猜到是王钦若和陈尧叟的主意,但是他装做不知道,故意问宋真宗说:“不知谁为陛下出此二策?”宋真宗就说:“你只看这主意行不行,主意谁出的,你就别管了。”寇准这样回答:“我要借此人之头祭旗,然后出征。”当时王钦若和陈尧叟都在场,寇准是故意说给他们听的。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寇准是一位眼中不容沙子的人,非常刚直,也非常令人敬佩。接下来,寇准又说:“陛下很神武英明,文臣、武将也都同心协力,只要大驾亲征,敌人自然退兵。如果不退兵,我们还可出奇策以挫败敌人,还可以坚守阵地以拖垮敌人,无论是战、是守,胜算都在我们这里,为什么要抛下宗庙社稷,要跑到楚蜀之地去。如果这样做的话,一定会人心离散,敌人则会乘势深入,天下还能保得住吗?”

为什么寇准的推测非常有道理呢?因为这个推测在一百多年后被验证了,就是“靖康之耻”。当时的宋徽宗就是在大敌当前的时候,把天下扔给了太子,自己跑了。包括后来的宋高宗,其实他是有足够的机会回到汴京,但是他就不回北方,不想重整江山,那人心也就离散了。他去了南方,于是北宋遗民们也就都纷纷南渡了,就把北方半壁江山让给了金人。所以可见寇准看问题是很有远见的。

面对这一次选择,宋真宗最后采纳了寇准的建议,决定亲征。他是在十一月二十日从汴京出发去澶州,二十三日,到了韦城停了下来。此地已经离澶州很近了,而在这时,辽军已经攻陷了离澶州最近的德清军,直抵澶州城下,将澶州三面围住。

此时在韦城停留的宋真宗,第二次面对选择。有人再次向宋真宗提议避开辽人兵锋,转去金陵,因为这时,辽人大敌已经在澶州城下,这种心理压力是可以想见的。所以宋真宗去澶州的想法又开始动摇。在此关键时刻,又是寇准再次力劝宋真宗北征。

寇准说:“你现在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一旦后退,不仅是军心涣散,敌人也会乘势追击,到时候想去金陵也去不成了。”但是宋真宗还是犹疑未决。寇准就退了出来,一抬头看见殿前都指挥使高琼,当时寇准与高琼之间,有这样的一问一答,寇准问:“太尉受国恩,何以报?”高琼答:“琼武人,愿效死。”

其实这样的对话,能够感受到他们胸中一股忠义之气,说起话来也很精练、很绝决,字字重如泰山。

所以寇准就马上转身又回来见宋真宗,他让高琼也别走。寇准就说:“陛下不相信我的话,您可以问高琼。”于是寇准把不应该去金陵的理由又说了一遍,语气慷慨,高琼也马上回应表示同意,并且讲出一番道理来:“随驾军士的父母妻子尽在京师,必不肯弃而南行,中道即亡去耳。愿陛下亟幸澶州,臣等效死,契丹不难破。”这一番话既中肯、又慷慨。宋真宗也觉得有道理,但还是没有完全下定决心,于是又回头看身边的一位护卫王应昌。

王应昌马上说:“陛下奉将天讨,所向必克。”宋真宗一听,身边的人都这么坚决,于是再次坚定决心,第二天早上继续向澶州进发。

就这样,车驾在二十六日终于到了澶州。澶州有南城和北城之分,两城之间一河相隔。当时辽军就在北城之外,而这个时候,宋真宗第三次遇到艰难抉择。

有人提出,北城太危险了,皇帝就在南城驻跸好了,不要再前进了。但是寇准也再一次站了出来,说:“陛下不过河,就会人心动摇,也不能起到震慑敌人的作用。”高琼也恳请宋真宗过河。这个时候,旁边有一位枢密院大臣叫冯拯,就呵斥高琼无礼。高琼很愤怒,他说:“现在大敌当前,您还在这儿说什么有礼、无礼来问责我,您是靠写文章做了高官,现在何不赋诗一首,赋退敌兵呢?”接着就指挥卫士推车,送宋真宗去北城。结果都走到了河边的浮桥上了,车夫不敢推,车就停了下来。高琼冲推车的人厉声呵道:“还不快走啊!你都走到这儿了,还犹豫什么呢?”真宗皇帝这时才又一次下定决心,命人继续推车前进。

就这样,宋真宗几经动摇之后,终于登上了北城门楼,竖起了黄龙旗,诸军远近望见皇帝御盖,高呼万岁,声闻数十里,人心鼓舞,气势百倍。

历史证明,宋真宗登上北城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宋军这边倍受鼓舞,雀跃欢呼;而辽军这一方,则已是强弩之末,特别是这个期间,辽人大将萧挞览被宋军一箭射中,当夜就死了。这件事对辽国萧太后打击非常大,一是因为萧挞览是辽人第一勇将;二是因为这次的南下侵宋,就是萧挞览首倡提议的,所以在最后决战之际,萧挞览的死,使得辽人已无心再战。于是十二月宋辽议和,辽人不再索要关南之地,宋人也不再索要燕蓟之地;宋朝每年资助辽朝岁币,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并约为兄弟之国,就是辽圣宗以宋真宗为兄长。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本期讲述了与“澶渊之盟”有密切关系的一位文臣——寇准,下一期我们将谈谈“澶渊之盟”的一大迷思。说起“澶渊之盟”这段历史,人们印象中会觉得宋真宗很胆小,说他战战兢兢登上北城楼,点个卯就跑;说他有“恐辽症”,就是很害怕辽人。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宋真宗到底在怕什么呢?在下期我们将一一给出答案。

(未完待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