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踩高跷又称为“柳木腿”、“脚把”?

发表:2020年10月04日
文/心语

在《列子•说符》上载:“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这句话意思是说在春秋时代,宋国有个叫兰子的艺人,擅于杂技表演,把一对长木棍绑在脚上,能跑能跳,手上还同时轮流抛耍七把剑,技艺高超。一般都认为这是最早的有关踩高跷的记载。

早期的农业社会,在迎神、庙会或节庆游行时,都可以看见踩高跷的民俗技艺表演,其动作允文允武,时而诙谐时而惊险,所以深受大人小孩喜爱。

那么,为什么踩高跷又叫“柳木腿”、“脚把”呢?

踩高跷的“跷”,古作“趫”字。《说文解字》上载:“趫,善缘木之士也。”就是擅于爬树的人。

“踩高跷”就是把双脚绑上长约三至五尺的木棍,并能在上面载歌载舞的一种民俗体育活动。

“踩高跷”还有多种俗称,如缚柴脚、扎高脚、走高腿、拐子、踏跷等,这些俗称应都源于双脚上绑着的长木棍。

“踩高跷”起源于春秋时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技术更臻完备纯熟,花样也更多。

唐宋时期,“踩高跷”活动已经在民间盛行;至明清时则成为迎神、赛事、庙会、节庆活动中的重要表演项目,而“高跷”一词也是在清朝时才被使用。

踩高跷是表演者双脚踩在长木棍上,凭着其自身杰出的平衡感和超群绝技,行动自如的演出行走、跳跃、前后翻滚、舞剑等一系列特技动作。表演者们大都浓妆艳抹,造型各异,并依所扮角色的不同而穿着不同的戏服。

高跷的表演形式又分为“文高跷”、“武高跷”,前者有剧情重扮象,讲究扭、逗及角色情节的诠释;后者则强调武术和个人技巧,以高难度技能为主,如叠罗汉、跳高桌、单腿跳、倒立等。

按跷脚长短,高跷又有高跷、中跷、低跷(又叫跑跷)三种,最长可达一丈多,最短的不足两尺。

高跷阵的组成无人数限制,六七个、甚至十多个都能成阵。

“踩高跷”是流传久远的民间传统文化技艺,它融合了地方戏曲、杂技、音乐、舞蹈、武术等,可文可武,动作活泼多样,精湛的技巧,老少咸宜,因此才能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