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 开国名将 蒋国公屈突通 【大唐英雄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2018-08-14历史文化屈突通,其祖先是昌黎徒何人,后来徙居雍州长安,在隋朝时任职为虎贲郎将。他历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不仅战功显赫,而且又能直言相谏,因此深受隋朝两代君王信任。杨
-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是什么意思?2018-08-08历史文化孔子周游列国时,楚国的叶公遇见子路了,就请问子路说:“孔子是怎样的人物啊?”时常陪侍孔子左右的子路,竟然不知从何角度,才能得体地描述高深莫测的老师。后来,子路向
- 历史典故中的羹汤2018-08-08历史文化文/梅媛“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这首耳熟能详的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新嫁娘》,其内容中提到的“羹汤”可说是一道华人所
- 唐宗室名将 河间王李孝恭 (4) 【大唐英雄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2018-08-08历史文化(接上文)建丰功 镇守扬州遭诬告 宠辱不惊李孝恭所任职的扬州大都督府是东南重镇,辖地广阔。早在公元前486年,吴
- 秦香莲找陈世美 门官机智放她入门 2018-07-30历史文化京剧《秦香莲》中有一段戏,很耐人寻味。守卫驸马府的一个门官,在秦香莲带着一儿一女京城寻夫,来到驸马府时,第一反应是拦着不让进。当秦香莲说明是来找那负心的陈世美时
- 诸葛亮的观人七法 看智者教我们如何识人2018-07-30历史文化真正的智慧,可以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作为中国古代的头号智者,不仅谋略过人,在识人用人方面亦有独到见解,他从人的“志”、“变”、“识”、“勇”、
- 唐宗室名将 河间王李孝恭 (3) 【大唐英雄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2018-07-30历史文化(接上期)攻坚取胜 奋战博望山统一江淮 俘获辅公祏唐武德六年(623年),李孝恭升任襄州(今湖北襄樊)道行台尚书
- 中国最长的多孔古石桥——苏州宝带桥2018-07-26历史文化宝带桥座落在江苏省苏州东南葑门外3.5公里处、吴县境内,横卧于京杭大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的玳玳河之上,是船只通过吴淞口及运河的关口,过去也是苏州至杭州、嘉兴、湖州等
- 一副对联 道尽人生沧桑2018-07-26历史文化下面要介绍的这副对联真的颇有深度!大家一起来看看啊!上联:若不撇开终为苦下联: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nb
- 唐宗室名将 河间王李孝恭 (2) 【大唐英雄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2018-07-26历史文化(接上期)清康熙年间刘源绘制的《凌烟阁功臣图》中李孝恭的画像攻取山南 西定巴蜀出奇制胜 击灭萧铣隋朝末年,天下大
- 最高的境界 顺其自然的智慧2018-07-15历史文化文/云中君“晴耕雨读”一语融会了三国时期一代高人诸葛亮的心血与人生智慧。在中国古代,农人们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下雨天大家用来休闲,有志向
- 芦沟桥上有多少只石狮子?2018-07-15历史文化文/意文提到芦沟桥,总不免让人连想起芦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的“七七事变”在此处发生,也拉开持续八年之久抗日战争的序幕,“芦沟桥”因此成为具有
- 唐宗室名将 河间王李孝恭 (1) 【大唐英雄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2018-07-15历史文化文/云中君李孝恭(591年-640年),唐高祖李渊的从侄,大唐宗室名将。其曾祖父李虎(第三子李昞即唐高祖之父,第七子李蔚即李孝恭祖父),是北周八柱国
- 古人如何度过三伏天 看古画中的“避暑方案”2018-07-07历史文化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今年的夏天气温似乎格外热,很多人不得不整夜开著空调才能入眠。在中国古代,没有现代化制冷设备的古人是如何对付高温高湿的三伏天?小编
- 穿越千年的淘气 古画中的“婴戏”2018-07-07历史文化“婴戏”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的题材,从唐宋到元明清时期,孩童们的可爱淘气、天真烂漫无不是画家笔端的灵感。“婴戏图”既体现了人们自古至今对孩童的无限关爱与期望,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