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 皇亲名将 谯国公柴绍 (上) 【大唐英雄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2018-09-13历史文化柴绍(578年~638年),字嗣昌,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人,大唐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其祖父柴烈曾是北周骠骑大将军,历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军县公;
- 为什么小事 当大事办理称“小题大做”?2018-09-07历史文化我们阅报时,会看到有些人因小事起争执,而大打出手或告上法院。人们会说∶“他们为这点小事打架、对簿公堂,真是小题大做啊!”古籍中也有记载,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一座充满诗意的历史名城:扬州2018-09-07历史文化文/赵长歌扬州,一座在中国历史上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位处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历来是江苏交通运输的重要门户,商贾云集的通都大邑。&nb
- 开国名将——褒国公段志玄 【大唐英雄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2018-09-07历史文化段志玄(598年~642年),名雄,字志玄,唐初齐州(现山东临淄)人,大唐开国名将之一。其父段偃师,隋末为太原郡司法书佐,在太原跟随唐高祖李渊起兵,任官至郢州刺
- 为什么说留名“青史”?2018-08-30历史文化文/家玉我们常听人说要“留名青史”,这个“青史”指的就是史书。但是为何以“青史”来称之呢?这是有典故的。“青”,本来是指竹简,因为古人用
- 对佛教贡献深远的伟大帝王——阿育王2018-08-30历史文化文/云生风阿育王是古印度历史上最著名的君王。他之所以著名,不仅是因为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更是因为他为佛教传播所做的贡献,以及他所施行的仁政。现在
- 大唐最佳军使 莒国公唐俭 【大唐英雄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2018-08-30历史文化唐俭(公元579年~公元656年),字茂约,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其祖父唐邕曾任北齐尚书左仆射,其父唐鉴出任隋朝戎州刺史,与唐高祖李渊是老朋友,曾共同执掌禁
- 为什么古人称隐居山林为“采薇”?2018-08-24历史文化在《诗经·小雅·采薇》中载:“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采薇是《小雅》的篇名,此段大意是说,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已破土冒出绿芽。说回家啊!说回
- 书法史上的丰碑—— 褚遂良2018-08-24历史文化文/牟梅在中国书法史上,诸遂良是一位响当当的大人物,他的楷书线条瘦劲,结构谨严,用笔富于节奏,华丽而不失刚劲,与欧阳询、虞世南及薛稷合称为“初唐四大
- 开国名将 卢国公程知节 【大唐英雄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2018-08-24历史文化程知节(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骁勇善战,善于骑马用槊击刺。他是大唐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
- 曾国藩的“笨人”成功之道2018-08-19历史文化文/梅媛曾国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列。曾国藩一生笃好学问,是名副其实的儒家士大夫;清末及民初的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
- 为什么“马”的量词 要用“匹”?2018-08-19历史文化对于许多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来说,中文最难掌握的部分之一是量词。很多名词前都可以加上量词,而且不同的名词前所用的量词也不尽相同。比如:一个人、一位老师、一枝笔、一匹
- 大唐开国名将 胡国公秦琼 【大唐英雄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2018-08-19历史文化秦琼(公元571年~638年)字叔宝,以其字扬名。他是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大唐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与另一开国名将──鄂国公尉迟恭同为传统门神。
- “芝城之母”练夫人大义退兵保城2018-08-14历史文化作者/容欣 整理建瓯(建州),别称芝城,是闽江上游武夷山下的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建瓯历史上一直是闽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瓯市在东汉建安初年(
- 为什么古代大臣朝见天子要手执笏板?2018-08-14历史文化在古装宫廷戏中,我们往往看到文武大臣朝见天子时,各分站在金銮殿的两旁,每个大臣手中都拿着一块狭长的板子,叫作笏。那么,为什么古代大臣朝见天子要手执笏板呢?&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