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 上海滩最后大小姐 复旦校花的传奇人生2018-12-28
    2015年,109岁的严幼韵发行了自己的口述自传——《一百零九个春天:我的故事》。在一次新书发布会上,复旦大学档案馆馆长周桂发通过一系列复旦校史馆所藏史料,向来宾还原了这个曾经的复旦“校花”的校园生活…
    历史文化
  • “柳絮才” 是形容女子的什么才能?2018-12-27
    谢安(字安石,公元320年-385年),东晋大将军,出身名门望族,大家族中人才济济。《世说新语•语言》记载,一年冬天寒雪日,谢安与儿女辈开了个讲座,讲论文义,这在谢家是常有的。骤然,外头突降大雪,谢安…
    历史文化
  • 穷人重情义!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2018-12-27
    古代的读书人要步入官场,科举是必由之路。这次就讲一个由“情义”而促成的,穷帮穷的有趣的真实故事。
    历史文化
  • 晚唐诗人李商隐 (下) 抒情诗凄美绝伦2018-12-27
    抑郁不得志 身在尘世向往方外 

    唐代的某年,李商隐前往拜访一位隐者,但是最终没有遇到隐者,于是写下两首七言绝句《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历史文化
  • 尊奉孔子的日本商界之父 (5) 读《论语与算盘》悟儒学哲理2018-12-27
    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初到社会,即使如愿以偿挤入人人向往的大型企业,却在工作中屡屡碰壁,最后发出怀才不遇,上司待己不公的愤恨。他们得不到上司的赏识,得不到提拔,甚至被后来者超越,只好感叹世道不公,命运…
    历史文化
  • 左宗棠的后人为什么没能发达2018-12-14
    西汉时代东海兰陵的贤人疏广曾任皇太子的老师,他告老还乡后,把皇帝赏赐的钱财都用来宴请乡亲近邻。疏广的子孙请宗族里的老人劝他用这些钱置些产业留给子孙。疏广却说:现在已经有了以前置办的一些产业,孩子们只要…
    历史文化
  • 闯王李自成的名字为何暗藏玄机2018-12-14
    一个其貌不扬的高人带来一句谶语,预言李自成登上帝位的事,果然应验了,莫非冥冥之中有天意?  
    历史文化
  • 晚唐诗人李商隐 (上) 抒情诗凄美绝伦2018-12-14
    李商隐,字义山,自号玉溪生,唐朝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生于唐宪宗元和七年(西元八一二年),卒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西元八五八年),享年四十七岁。
    历史文化
  • 尊奉孔子的日本商界之父 (4) 读《论语与算盘》悟儒学哲理2018-12-14
    日本新的年度从每年四月份开始,这之前毕业的大学生,总因人才过剩面临就业难的问题。现代的高等教育,为何培养了一大群的精英,却无用武之地,人们越来越感到竞争的疲惫和前路的迷茫。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其实…
    历史文化
  •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2018-12-11
    在很多年之前,就曾想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为题目来写一篇文章,但是这个念头被一些修行中的朋友挡住了。他们告诉我:你强调人以群分,这个说法不利于团结更多的人,写文章应该扶弱劝善,倡议世界大同。
    历史文化
  • “豆蔻年华” 形容怎样的美?2018-12-11
    豆蔻年华,形容女子一生中一段美丽的时光。豆蔻年华到底是指几岁的女子呢?十七八岁?十五六岁?或是十三四岁?“豆蔻年华”形容怎样的美呢?
    历史文化
  • 康熙初见12岁乾隆 因何眼睛一亮?2018-12-11
    康熙批阅奏章的时候,小弘历就在旁边磨墨写字。吃饭的时候,爷爷不断地给孙子夹菜。甚至接见大臣讨论军国大事,康熙也特批弘历可以留在身边。弘历此时总是懂事地“屏息而侍”,大气都不敢出。乖巧的孙子给康熙一生中…
    历史文化
  • 尊奉孔子的日本商界之父 (3) 读《论语与算盘》悟儒学哲理2018-12-11
    如今的人动则大谈现代领导学,管理学,讲的都是手段技巧,如果缺少仁义之心,并不能真正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动和尊敬,真正的威望就永远无法获得。大海因为能够做到一视同仁,放低姿态,包容万物,而使得天下川流,皆能…
    历史文化
  • 古典与优雅 《雅典学院》2018-12-02
    《雅典学院》(La Scuoladi Atene, The School of Athens),是拉斐尔(Raphael)的一幅著名的巨作壁画,背景是在有着古代雕刻和浮雕装饰的建筑大殿中,以柏拉图(P…
    历史文化
  • 为什么说 “冬至大如年”?2018-12-02
    冬至又称为“冬节”,民间习俗认为不必等到中国新年,吃过冬节汤圆就表示增加一岁。因此,有人打趣说,冬节不要吃汤圆就不会老一岁了。宋朝陆游《辛酉冬至》诗有:“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也是把过冬至视为添加…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