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遭受酷暑与干旱夹击 / 高温仍将持续 须当心防暑
今年6月底开始,德国出现了罕见的酷暑。7月2日某些地区的温度甚至达到40摄氏度。高温已在许多地方引发天气预警。热浪过后次日,部分地区还出现了雷暴等极端天气。
根据德国气象局的初步数据,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安德纳赫(Andernach)是今年迄今为止最热的地方,最高温度达到了39.3摄氏度。

7月2日,柏林街头显示38摄氏度的高温。
(ODD ANDERSEN/AFP via Getty Images)
由于持续高温,多条高速公路出现路面鼓胀、裂缝等热损坏现象,部分路段不得不临时封闭抢修,导致交通拥堵严重。联邦交通部表示,这是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因高温导致的道路损毁情况。
除了高温之外,持续的干旱也对自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五个月来,许多地区降水量明显偏少。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IK)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是自130多年前开始测量以来最干旱的半年。因此,德国气象局(DWD)发出极端森林火灾危险警告。目前,德国多个州已进入最高5级预警。即使是微小的火花也可能引发危险的火灾。即使7月3日开始温度略有回落,预计降雨量仍将保持低位。持续的干旱导致土壤干燥,植物面临压力,地下水储量正在减少。只有持续的大雨才能令情况好转。
德国气象局的马可.马尼塔(Marco Manitta)在《明镜周刊》的采访中表示,每年这个时候,比如七月初,甚至更早的时候,都会出现热浪。然而,不同寻常的是这次的强度。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高层大气的高气压,持续的晴天,并且地中海的温度比正常情况下高出3到5摄氏度。然而,一些可能产生降温作用的抑制因素却没有出现,例如撒哈拉沙漠的沙尘、降水等。
当前的高温部分源于所谓的“热穹顶”现象:指的是高压区域,它像盖子一样将热空气困在一个区域上空。高压阻止云层形成,使太阳光线能够不受阻碍地照射地面。“热穹顶”可以持续数天甚至数周。
高温对健康的危害也不容小觑。在出现多日高温(气温超过30摄氏度)的年份,因高温入院治疗的数量高于平均水平。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03年至2023年,德国平均每年因高温死亡的人数为22人。高温通常会推高死亡率,因为高温加上已有基础疾病会让身体的负担更重。儿童,老人等群体是最易受高温影响的人群。
在高温天气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德国家庭也选择安装空调。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现代地源热泵不仅可以取暖,还可以利用地下常年的低温在夏天为住宅降温,而且耗电极低,尤其是被动制冷,几乎不耗电。即使是租房一族也想出了应对酷暑的点子。即准备多个装水的塑料瓶,前一天晚上放进冰箱冷冻,第二天房间温度高时,将这些冷冻的瓶子取出,放在房间的高处,比如衣柜上,利用冰融化吸热的原理为房间降温。瓶子数量越多降温效果越好。
今年的高温并没有过去,天气预报显示今年7月底前还会出现至少一波35度至39度的酷热天气。科学家们强调,由于气候变化,酷暑天气不仅比几十年前出现得更频繁、更严重,而且出现得也更早、持续时间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