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人均GDP首次超越日本
西班牙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超过日本。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数据,2024年西班牙人均GDP约为35,000美元,而日本则为32,500美元左右。而在2012年,日本人均GDP领先西班牙21,000美元。IMF预测,西班牙人均GDP有望在2030年前保持领先状态,届时西班牙人均GDP将超过42,300美元,而日本则维持在41,700美元左右。
西班牙近年来经济增长强劲,得益于就业扩张、旅游业复苏及移民带来的劳动力增加。2023年和2024年,西班牙经济分别增长了3.2%和3.1%。而日本经济长期陷于人口老龄化、生产率下降和内需疲软的困境。2024年仅实现0.1%的增长,加之超过GDP200%的高债务水平,日本经济显得愈发脆弱。

西班牙马德里市政厅(123RF)
然而,IMF也指出,这一数据背后存在“统计假象”——日元的大幅贬值。牛津经济研究院欧洲经济主管塔拉韦拉(Ángel Talavera)在接受《欧洲新闻商业频道》采访时表示:“自2021年以来,日元兑美元汇率已经贬值约40%。即便日本人均GDP按本币计算保持不变,用美元衡量则缩水了40%。这一汇率变动导致日本经济数据在与其它国家对比中显得大幅下滑。”
西班牙服务业占据经济产出的三分之二以上,成为该国经济成功的关键。BCA研究公司首席地缘战略分析师格特肯(Matthieu Gertken)指出:“全球旅游业的回暖,对西班牙的带动作用远大于日本。此外,西班牙政府的财政支持、相对较低的能源价格以及人口增长也对经济形成支撑。”
西班牙在主权债务危机后实施的深度改革和劳动成本调整极大提升了其国际竞争力。在金融危机时期,西班牙的失业率一度高达25%。为应对企业大量依赖临时合同的问题,政府推动了劳动市场改革,降低了裁员成本,削减了一些劳工保护措施。这些改革提高了劳动力的流动性,促进了岗位与技能的匹配,从而带动了生产率的提升。
西班牙自金融危机以来,经济持续复苏。2024年,该国GDP增长达3.2%,超过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相比之下,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的德国则萎缩了0.2%。尽管西班牙成绩亮眼,但与德国(人均GDP55,000美元)、法国(46,000美元)和意大利(约40,000美元)相比仍存在差距。
全球消费模式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性行业迅速崛起。西班牙等服务型经济国家在这一转变中展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服务业在全球GDP中的占比从1970年的53%增长到2021年的67%。
西班牙的服务业如今贡献超过70%的GDP,高于以工业为主的日本和德国。服务型经济正迅速取代传统制造业,成为推动增长的核心力量。在这一新格局下,能够快速适应消费转型和吸引人才的国家,将在未来的全球经济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