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神游·两宋风华 (11) —— 十载独相话国策 半部论语佐圣朝(下)

发表:2023年09月10日
文/元曦

(接上期)

从上期的两个小故事中,我们可看出赵普是一个性格非常鲜明的人,很果断,也很敢说话。

一般人会认为,古代的皇帝,贵为天子,是不是就可以为所欲为呢?其实不是这样,帝王时代有帝王时代的规矩。帝王虽然是天下之主,但是在治天下的时候,帝王是需要通过大臣们来一同治理天下的。所以古时,政府权力并不就等同于君权,宰相才是政府之首脑,相权才是政府权力之代表。虽然宰相是帝王任命的,但是反过来讲,帝王一定要充分尊重宰相的意见,甚至有时帝王想做什么,也经常需要得到宰相的同意才行。

《雪夜访普图》,描绘了宋太祖在风雪之夜访问赵普,一边吃烤肉,一边咨询国家大事的情景。(公有领域)

而这种制约关系,也绝不是形式上的,看似宰相是帝王任命的,所以他处处都要跟帝王保持一致。事实上,如果有哪个人真的会这样,那大抵是要被视为佞臣的。而古时的道德标准很高,这就决定了多数的读书人、士大夫们是有这样的道德基础的,他们以致君尧舜为理想,为了向这个理想迈进,他们做事只循公理,不循私情,这样的人,大有人在。而天子本身也是读书人,他们也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如果他是一位明君,虽然有时也会情绪占上风,但冷静下来后,他们知道那个敢言直谏、据理力争的人,才是忠臣,而那个曲意逢迎的人,却是真正的小人。所以天子授予宰相权柄,而宰相也反过来对天子竭诚尽忠、报国爱民。这才是一个政治清明的正常状态。

此外,赵普还有个特点,他在断大事上,甚至是不拘于小节,但他在原则性问题上,又是一个非常拘小节、守规矩的人。

举个例子,他被宋太祖任命为宰相时,遇到了一件事。当时,宋太祖搞错了程序,他先把之前的三位宰相先行罢免,然后才去任命赵普。那么问题来了,前文讲到相权,宰相的权力之一就是在任免官员的敕书上签字,这个敕书才能生效,才是合法文件。现在因为宰相之位都空出来了,就没有人可以来署敕(在敕书上签字)。宋太祖倒是很爽快,跟赵普说:“没事,你来写敕书,我给你签字。”赵普说:“此有司职尔,非帝王事也。”意思是,这是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责,不是皇帝该做的。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出,不是说当了皇帝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君权与相权是有严格界限的。不该皇帝做的事,就不能做,归政府的事一定要归政府。最后宋太祖就把翰林学士窦仪找来,窦仪很有学问,知道很多前朝掌故,他出了个主意,说皇上的弟弟赵光义,任开封尹,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之职),可以有资格署敕,这样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由此可知,赵普在原则问题上,是非常守规矩。他要做宰相,为百官之首,所以要走正,特别是一开始就要走正,往后才能走好。

因为赵普是这样一个有能力、有才干的人,所以到了宋太宗时,还是想继续起用赵普做宰相。这里有一段佳话,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说宋太宗有意用赵普为相,有不喜欢赵普的人就进谗言,说赵普是个山东学究,只会读《论语》,意思是他学识不够。宋太宗就去问赵普:“有人说你读书少,只会读《论语》。”赵普回答说:“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太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意思是说,就是我学历虽不算高,但实践经验丰富。所以宋太宗的疑虑就被打消了,拜赵普为宰相。

关于这个“半部《论语》治天下”,还有一个版本。说赵普为官办事能力很强,但是学术不精,他做了宰相后,宋太祖常劝他多读书。于是他就手不释卷,每次回家后,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苦读。他去世后,家人收拾书房,想看他读的是什么书,一看是《论语》。当然我们从赵普的奏章上看,他议论朝政时,是以古论今,旁征博引,应该不是只读过《论语》。但这里反映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古人对学术是非常看重的。什么是学术呢?每个人都有他的专业技能,这还是属于技术层面的,不是学术;而所谓学术,将决定你在应用各种技术时的思维方式、处事逻辑、做事基点、取向立意,古人会把这个学术看得更重。

其实赵普这一生中还参与过另外一件大事,就是被称为宋初疑案的“金匮之盟”。说到“金匮之盟”,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此有关的北宋另一大疑案“烛影斧声”,这两大疑案涉及到宋太宗即位的问题。在下一篇中,我们将谈到从宋太祖驾崩到宋太宗即位的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未完待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