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主楚庄王的故事 /一鸣惊人 成就霸业

发表:2021年05月25日

司马迁在正史《史记•楚世家》中有“一鸣惊人”的详细记载。

伍举曰:“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庄王曰:“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庄王即位三年,从未向国内发布过任何政令,日日夜夜寻欢作乐,还向国内下了道诏令:“有敢进谏的格杀勿论!”伍举入宫进谏。庄王左手怀抱郑姬,右手怀抱越女,坐在歌舞乐人中间。

楚庄王雕像(公有领域)
楚庄王雕像(公有领域)

伍举说:“希望向您进献一个隐语。”接着又说:“有一只鸟落在土山上,三年不飞不鸣,这是什么鸟呢?”庄王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下去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过了几个月,庄王更加淫佚放纵。苏从大夫就入宫进谏。楚庄王说:“你没有听到我的诏令吗?”苏从回答说:“舍身而使您贤明,这是我的夙愿。”楚王于是就停止淫佚作乐,开始处理政务,杀死了几百个罪人,擢升了几百个有功之臣,任用伍举、苏从管理政务,举国上下十分拥护。当年楚国灭亡庸国。六年(前608),楚国讨伐宋国,得到五百辆战车。

有史学家对楚庄王的解读是:楚庄王是个非常精明的国君,一出手就是雷霆万钧之势,一鸣惊人,一飞冲天。楚庄王三年中在干一件事情,就是调查研究、考察大臣。楚庄王把自己伪装成一个糊涂的国君,却在暗中了解实情。楚庄王是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

后世有的学者对“一鸣惊人”这个成语不同出处的解释是:这或许并不矛盾,可能齐威王也被问过这个隐语,然后想起楚庄王说过的话也顿然醒悟,脱口而答。

问鼎中原 终成霸主

楚庄王(?-前591年),芈姓,熊氏,名旅(一作吕、侣),楚穆王之子。他是东周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之一,名列春秋五霸之一。

楚庄王在中国历史上是个非常有名的君主,还有一个关于楚庄王的著名典故——绝缨之宴,出自汉代刘向所著的小说集《说苑•复恩》篇。明代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中对此也有详细描述。这个典故后来还演变成著名的京剧《摘缨会》。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战乱不断。楚庄王依靠名将养由基一次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宠姬嫔妃也统统出席助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庄王乃命点烛夜宴,还叫宠爱的美人许姬向文臣武将们敬酒。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

这时一位官员斗胆拉住许姬的衣袖,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

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

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楚庄王说:“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显妇人之节,而伤国士之心,使群臣俱不欢,非寡人出令之意也。”许姬这才明白楚庄王的用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之宴”。

过了三年,晋国和楚国交战,有位大臣总是在前面冲锋陷阵,五度交锋五度奋勇作战,带头击退敌人,最后终于获得胜利。楚庄王讶异地问他说:“我的德行浅薄,又不曾特别优待你,你为什么毫不犹豫地为我出生入死到这样的地步呢?”

那大臣回答说:“我本就该死!从前喝醉而失去礼节,君王您隐忍而不诛杀我。我始终不敢因为君王您蔽荫的德行而不显扬地加以报答,常常希望自己能够肝脑涂地,用颈上的热血溅到敌人身上很久!我就是那天晚上帽上缨带断的人哪!”

于是打败晋军,楚国因此而得以强盛。《说苑》中评到:“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

楚庄王雄才大略、志向高远,他最终成就霸业,位列春秋五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