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宝典《三字经》(34)

发表:2019年08月25日

序言:《三字经》是传统的儿童启蒙教材,是中国古典书籍中最浅显易懂又精华的读本之一,经久不衰。《三字经》涉猎典故广博,承载/传递着中华五千年辉煌的正统文化,包括常识、文学、历史、人伦、哲学、天文地理、忠孝节义……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三字经》到今天仍是教育儿童的宝典,历久弥新,其中有趣的故事也同时蕴含着做人做事的智慧与道理。

三字经

 

pī pú biān
披蒲编
xuē zhú jiǎn
削竹简
bǐ wú shū
彼无书
qiě zhī miǎn
且知勉
tóu xuán liáng
头悬梁
zhuī cì gǔ
锥刺股
bǐ bú jiào
彼不教
zì qín kǔ
自勤苦

字词义解释

(1)披:剖开。
(2)蒲编:将蒲草编订成册。
(3)削:将竹子削去青皮。
(4)竹简:一片片削去竹皮的竹板。
(5)彼:他、他们。
(6)勉:努力。
(7)悬:挂在空中。
(8)梁:屋梁。
(9)股:大腿。
(10)不教:不用别人教导。
(11)勤苦:勤劳苦读。

西汉的农家少年路温舒,将书籍抄在编好的蒲草上,一边放羊,一边读书,最终成为了西汉著名的法律学家。
西汉的农家少年路温舒,将书籍抄在编好的蒲草上,一边放羊,一边读书,最终成为了西汉著名的法律学家。

译文参考

西汉的路温舒剖开蒲草叶编订成册,借人《尚书》抄写,以便阅读;公孙弘削去竹皮制成竹简,借人《春秋》抄写,以便阅读。他们两个人连书本都没有,尚且知道努力读书。

晋朝时的孙敬,每天都读书读到深夜,为了怕睡着,就把头发悬挂在屋梁上;战国时的苏秦,发愤读书,夜深时怕打瞌睡耽误读书,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他们两人不用别人的教导督促,就知道要勤劳苦读。

【读书笔谈】

上一课,以圣贤孔子、宰相赵普为例子,讲古代圣贤、名相做学问的态度和修养;这一课,再以身世贫苦、出身卑微的两个古人作为例子,表明人人都可以求学,只要有决心,什么外在的条件都不会阻挡人求学的脚步,都能获得成功。这表明,古代的中国,并不认为身份和地位有多么重要,人人都可以读书,都有资格读书,并无等级观念,学问也不属于哪个特权阶级。

中国古代的教育,是孔子将上古圣王留下的文化总结后,传出来的,之所以古代中国人,几乎人人向往做学问,甚至有人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也不放弃,除了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机会,最大的原因在于,懂得自己到底为何学习。

孔子兴办教育,带弟子,为的是培育有着仁义道德修养的君子,让他们懂得如何安邦治国,教化百姓,福泽万民,所以,古代的儒生,都会有治国安邦,济世救民的志向,这就是他们永远不变的基本志向。因此,也只有抱着这样的志向在求学读书的人,才能有如此大的决心和意志,苦苦追寻学问。

如果我们不能明白古人读书的目的,儒生的志向,就不会理解他们这些“头悬梁,锥刺股”的具体做法和过人的意志。

志,本就是一个“士”底下一个“心”。也就是说,立志,就是立下士大夫的心愿,这是“志”这个字的本意。士大夫,这个有儒学学问和修养的阶层,他们的最大志向就是安邦治国,德化天下,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而士大夫这个阶层并非固定的,人人都可以凭着读书,而拥有学问,自己就可以进入这个阶层。打个比方,如同今天从小学进入中学高中,最后考大学,大学毕业,就是拥有本科学位的有知识的人了,也许这些大学以上有学位的人,就相当于古代的士大夫吧,但这只是为了好理解打的比喻,实际还不一样。

事实上,古代教育的实质和目的与今天都不一样,过去的学问核心是道德教育,能让人变得无私为他,志向高远,令人尊敬。因而学生们也就能积极求学,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有积极的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