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写错或读错字称为别字、白字?

发表:2020年12月21日
文/心语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人写别字、念白字,杂志报刊或电影电视中打的字幕,也都见过别字。那么,为什么写错或读错字称为别字、白字呢?

别字一词,由来已久。据《后汉书•儒林传上•尹敏传》中曰:“谶书非圣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别字,颇类世俗之辞,恐疑误后生。”

所以,近鄙是指流行于世俗所用之字,亦即俗用的字,容易因形音相似而误写或误读。因此就不像圣人所写的书是用雅正的字,恐怕就会有误导后代子孙的疑虑。由此可知,别字就是本当为此字而误为彼字,即写错或读错的字。

古人因错写别字、读白字而遭人讪笑的典故,也是不胜枚举。如顾炎武《日知录•别字》上就有一则读错别字的笑话。

据上面记载,有位山东人刻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最后一句是:“绍兴二年,玄黓岁壮月朔甲寅,易安室题。”意思是说,绍兴二年,太岁在壬,八月初一甲寅,易安室题。
句中“玄黓”是天干“壬”的别称,如《尔雅•释天》:“(太岁)在壬曰玄黓。”又“壮月”源于《尔雅•释天》:“八月为壮。”但刻的人不懂“壮月”即“八月”,就把“壮月”两字刻成了“牡丹”,差异这么大的错别字,真是闹了大笑话。

又唐玄宗的宰相李林甫,他的小舅子添了个儿子,就手写‘闻有弄獐之庆’作为庆贺,但李林甫把“璋”写成“獐”。“弄璋之喜”为贺人得子,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可是獐则是野兽,两者相差甚远。

客人因为畏惧他的权势,看了也只好掩口而笑了。“弄獐”两字还成为嘲笑他人写别字或没有知识的代称,李林甫也因此被后人讥笑为“弄獐宰相”,暗讽他是没有文化的权贵。

唐朝除了有“弄獐宰相”,也出了个“伏猎侍郎”。在《旧唐书•卷九十九•严挺之传》中,亦记载一则与“弄獐宰相”配对的错别字笑话。唐萧炅为户部侍郎,没什么学问,一次把“伏腊”读成“伏猎”,因此被讥笑为“伏猎侍郎”。犯了这样的别字谬误,真是一语之失,却载诸史册,遗笑千古。

至于别字为什么也作“白字”,在顾炎武《日知录•别字》也有记载:“别字者,本当为此字而误为彼字也,今人谓之白字,乃别音之转。”因为别、白字,在古代都读入声,两字韵母不同,但声母都是双唇音,古人称之为“一声之转”。

另外,同音字或近音字相互通用或假借,称为通假字。古书常使用的通假字有三种,一是同音通假,即通假字与本字声母和韵母都相同。二是双声通假,即通假字与本字声母相同,韵母不同,如借洗为先。三是叠韵通假,即通假字与本字韵母相同,声母不同,如借从为纵。因此,白字与别字声音相近,也就是属于双声通假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