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库的建立 一把双刃剑

发表:2019年05月25日
记者刘真编译报导

西班牙一名被领养的50岁女子,通过在网上测试基因找到了自己失散已久的家人。然而,人们在感叹基因测试带来的益处时,也应该意识到保护自己的基因隐私极其重要。基因信息若被用作武器,可能比细菌武器还可怕。

加西娅(Cristina García)最近才知道自己是谁,一封邮件改变了她的生活。

有一天加西娅在互联网上购买了一个DNA(基因)测试,她收到基因测试盒后将自己的DNA取样并放到盒子中,寄到美国的一个实验室……

加西娅一直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多年来一直在寻找自己真正的家人。之前她只知道自己有一个兄弟,加西娅从未停止过寻找他。

基因(DNA)双链结构演示图(123RF)
基因(DNA)双链结构演示图(123RF)

让人意想不到是,在做完基因测试的六年后加西娅收到了一位女士的邮件。这位女士竟然是加西娅的表姐妹,恰巧她也做了DNA测试,数据显示她们二人有亲属关系。 

和从未谋面的表姐妹联系上后,加西娅顺利的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兄弟。他给加西娅打电话,说他们有28.2%的基因是相同的,有着同一位生母。相聚后的他们终于解开了困惑了大半辈子的疑惑。

西班牙未共享基因数据

“我之前曾去过西班牙的私人基因实验室。但是他们只会将你的信息与他们拥有的数据进行匹配。可问题是每个实验室都是独立的,他们应该共享信息。即使是司法部的DNA库,也没有帮到我,”加西娅说道。

在西班牙,对外的DNA库创建于2012年,由国家毒理学和法医学研究所管理。如果由法官或检察官下令分析DNA,是免费的。

但是官方的DNA对外数据库数据量很有限,590个案例中只有73个来自官方数据库,剩余的绝大多数都来自于私人实验室。

建立DNA数据库引争议

虽然建立DNA数据库有诸多益处,比如可以帮助人们寻亲、调查机构破案,还可以有助于一些生物领域的科研。

但是其弊端也是不可忽视的,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许多争议。

联合国隐私权问题特别报告员曾指出,DNA数据库可能导致人权问题,包括“可能被滥用于政府监控,包括确认亲属和父子关系,以及造成寃错假案”。未经充分知情同意收集DNA数据,只在极有限的情况下是合理的,例如侦办重大犯罪的需要,而且必须基于符合人权的理由事先立法许可。

硬性搜集DNA数据侵犯人权

基因是每个人最后一道“防线”,其价值不可估量。当一个人的基因信息被公开,那么这个人相当于不再有任何秘密。

如果这些信息被另有企图的组织或个人搜集用于不正之图,那么后果无疑是可怕的。即使是政府层面要求采集,仍然存在许多风险。

比如近几年中国个别地区的警方广泛采集民众的基因样本就受到很大争议。

2017年12月《华尔街日报》曾报导,四川乐山市犍为县数百名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男学生,被命令提供唾液标本,且法医将从中提取DNA。事后有国内外多名记者就此事致电四川乐山市犍为县公安局,对方对此事明显回避,并且不再接听电话。

基因是最致命的生物武器

旅美时事评论员唐靖远认为,DNA数据库,如果被作为武器使用比细菌武器更可怕。

“细菌武器对人类是一种无差别的杀伤,一旦使用这个东西,不但有可能会杀伤到对方敌方,也有可能会杀伤到自己人,因为它是没有差别的……传统的细菌武器一旦产生抗体,就会失去作用,”他说道。

唐靖远认为,DNA武器之所以比细菌武器更可怕是因为它可以精准打击特定目标,例如外交官、政治家、高级联邦官员或军事领导人。

而更可怕的是“它也有可能会被应用来针对某个特定的民族,进行一种大范围的、灭绝式的基因攻击。”

美国生物科技公司副总怀海鹰表示,研发DNA是把双刃剑。有很多研究人体DNA的公司,他们初期的目地,可能只想研究人类基因与疾病的关系。用的好可以造福人类,可是如果用不好就是致命的生物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