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儿孙自有儿孙福”下一句更精彩

发表:2024年04月16日

大家都听过“儿孙自有儿孙福”这一句谚语,想必也都知道这话的真义,但其实它的下半句——“莫与儿孙作马牛(一作:“莫为儿孙作马牛”)”更是精彩。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儿孙自有儿孙的福分,父母不需要为他们操心太多,不需要为他们做牛做马。  

关于这一句谚语,民间流传一则故事:明代宣德年间有一位家境不好的罗秀才,他没能在考试中取得功名,只好离乡赴异地担任教书先生。罗秀才一离家,他的妻子只能独自一人照料家庭。时间飞逝,几年过去了,罗秀才决定返家过年。进家门一见到7岁的儿子,罗秀才便忍不住欢喜地跟儿子聊起天来,进而追问他在自己不在的这几年里都学了些什么。 

罗秀才当下决定先出个“天”字作为上联来考考儿子,但他不知道孩子整天只懂得做家事,根本不知道如何对对联。孩子的母亲见状,慌忙地手指着地,盼望儿子能会意。好巧不巧,她的手刚好指到了地上的一坨鸡屎,而儿子又偏偏“心领神会”,立马回了“鸡屎”两字。 

罗秀才脸色一沉,又继续出“父亲”二字作为上联,问儿子应该要回什么。孩子的母亲见到丈夫生气了,便又赶忙手指着自己,好提醒儿子回答出父亲希望听到的答案。孰知,孩子在作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之后,竟答出了“奶”字。罗秀才顿时怒上加怒,但慢慢静心思量:自己已经跟仕途无缘了,儿子居然还愚笨至极,人生如此无望,不如去当和尚算了。 

在丈夫出家后,罗秀才的妻子虽然非常痛苦、悲伤,但并未被击垮。她开始认真教育儿子,除了省吃俭用为儿子聘请教书先生,自己也会抽空教导儿子一些日常知识与人生道理。她的儿子看似蠢笨,孰知一学之后,进步飞快,还能举一反三,甚至考中了状元。一得知高中状元后,儿子便想好好地报答母亲深厚的恩情,他决定为母亲办一场盛大的寿宴。 

至于当了和尚的罗秀才则在听说儿子中了状元后,欢天喜地地直奔家里,想要一家团聚。可是,看门的人不认识罗秀才,只回禀说门口有一位化缘的和尚。罗母得知消息,便要仆人施舍点银两给和尚。罗秀才并没有收下银两,只是对看门人说自己想要见见状元。当父子相见后,罗秀才便写下一首诗:“离别家乡十八秋,千钱斗米我不收;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莫为儿孙作马牛”这一句,正是在告诉天下所有为人父母者,无需过度担心儿孙是否有福气,或是未来会如何,更不需为儿孙做东做西,过度操劳,只要顺势发展即可,不须逼迫儿孙按照你的想法去走。虽然父母的种种行径都是对儿孙的爱的表现,但过度干预恐对双方造成伤害,况且,最后结局也未必真会如你所愿。因此,身为长辈,实在不必过度为后辈劳心劳力、事事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