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神游·两宋风华 (26) —— 一代繁华谁镇守 三关跃马杨延昭

发表:2024年04月16日
文/元熙

(接上期)

“澶渊之盟”为宋辽战争画上了句号,保了宋辽百年的和平与繁荣。到了宋高宗时期,金人南侵,宋高宗也想效仿“澶渊之盟”,结果收效不佳。

可以说,宋真宗和宋高宗两人都是以“和”为主,但结果为何有天壤之别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宋真宗虽然以“和”为主,却能以战为辅,重视军备、重用名将。而宋高宗时,却杀害抗金第一名将岳飞,自毁长城。也就是说,“澶渊之盟”之所以能够和戎戢兵,还有一个条件,就是要有勇将强兵作为后盾。而说起勇将强兵,最著名的是以杨延昭为领军人物的“杨家将”。本文就谈“杨家将”中最耀眼的人物 —— 杨延昭的故事。

杨延昭武艺高强,擅长回马枪,镇守边关,守护着大宋朝的承平岁月。(Winnie Wang/看中国)
杨延昭武艺高强,擅长回马枪,镇守边关,守护着大宋朝的承平岁月。(Winnie Wang/看中国)

杨延昭,人称杨六郎。根据《宋史》本传的记载,杨延昭小的时候性格沉稳,话不多,喜欢玩行军布阵的游戏。他的父亲杨业常说:这个孩子很像我。所以杨延昭长大后,杨业每次出征时,都带着他。我们知道杨业归宋后,镇守在西北方的宋辽边境上,就是今天的山西一带。也就是说,杨延昭早年随其父杨业镇守山西时,参加过当时的大小战役,可以说,杨延昭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沙场老将了。

前文讲过杨业的故事,说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太宗兵分三路,北伐契丹,这一次战争被称为“雍熙北伐”。三路大军,以杨业所在的西路军进展最快,从3月到4月,先后拿下寰州、朔州、应州、云州。在攻打辽国应州、朔州时,打先锋的正是杨延昭。史书上记载,杨延昭在朔州城下与敌人激战时,箭贯手臂,仍然奋不顾身。可以说,这次作战中,西路军连克辽人重镇,是杨延昭立下首功。

因为杨延昭长年在山西一带抗辽,所以山西境内留下了许多与他有关的历史遗迹和传说。比如:在《山西通志》里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其中马邑县有六郎寨、佳吉寨,都是杨六郎屯兵之处;广灵县有六郎城;平鲁县有杨六郎寨,都是以杨六郎的名字命名的。这些地方在当时都属辽境,说明杨延昭曾多次深入敌境作战。而在北宋境内,雁门关北有杨六郎寨;垣曲县有六郎寨;祁县有黄羊坡(相传一次杨六郎出征,途经此地时,有黄羊出现替大军引路);广昌县有祭刀石;代州有试剑石。这个祭刀石相传是杨六郎曾在此祭刀,明代巡关御史曾立碑于此,上书“杨六郎祭刀之石”;试剑石相传是杨六郎以石试剑,拔剑砍去,石头一分为二。因为各种遗迹传说有很多,就不再一一列举。

杨延昭在西北边境的战事活动主要是发生在太宗一朝。到了真宗一朝,杨延昭率领的“杨家将”则主要驻守在北方宋辽边境上。宋辽边境线很长,分为河北方面和山西方面。山西有恒山、句注山等可借以防守,而河北除了河道就是一马平川。前文提及辽军的骑兵很厉害,平原地带最适合骑兵作战,所以相对来讲,河北边境是非常薄弱的。而辽人侵宋时,多是将主力集中于河北,攻其软肋,所以这一带的战事最为频繁和激烈。

咸平二年(公元999年),辽人再次南下,这也是宋真宗继位后,辽人第一次大规模南侵。此时的杨延昭是保州缘边都巡检使,驻守在遂城。保州就是今天的河北省保定一带;遂城在今天的河北省徐水县以西。当然,现在看起这些地方来,好像并不像什么名藩大镇,但其实在当时,这些地方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国防要地。

保州缘边都巡检使管辖保州、威虏军、静戎军三地军务。威虏军治理所在遂城;静戎军在梁门寨。此处不仅与辽国接境,同时又控扼通向山西之路。按古书中的说法为“国家沿边独此最为要害”,可见“杨家将”所驻守之处,正是北宋国防线上最重要的地方。由于“杨家将”守御有方,辽人百战不能克,所以静戎军和威虏军这两地被时人称为“铜梁门”、“铁遂城”。

这次辽人南下,首先进攻遂城。《宋史》中对这次交战经过有比较详细的纪录。当时是咸平二年十月,辽人大军兵临城下。遂城虽然地处要冲,但是并不大,所以辽人对遂城是志在必得。由萧太后亲自督战,辽军攻势十分猛烈,驻守遂城的杨延昭就召集城中壮丁日夜坚守。辽军围城数日后,不能攻克,但也不打算退兵。杨延昭非常有智谋,当时正赶上天气大寒,气温骤降,当晚,杨延昭命人从城上顺着城墙往下浇水,第二天早上,辽军一看,城墙上结了一层坚冰,成了一座冰墙,想搭云梯、想攀爬,都是不可能的,于是辽军只得退去。

其实在咸平年间,辽人连年南侵,杨延昭除了在咸平五年到六年之间,有将近一年的时间调离前线,其余时候一直都在河北的前线驻守,可以说“杨家将”如同宋朝的北方长城,年年抵御着辽人。

咸平六年之后,就是景德元年,这一年,辽人最后一次南侵,双方兵临澶州城下,停战结盟。当时辽人率20万大军南下。杨延昭所守之地仍然是河北边境,战略要冲,所以辽军在此地屡屡受挫。此外,在这次宋辽战争中,杨延昭还有一个特殊的任务。当时的镇、定、高阳关都部署是王超,但宋真宗命杨延昭等4人各领一军,不隶属于王超。他们的任务就是当敌人进入宋境之后,他们就进入辽境,牵制辽兵,这样就与正面战场的宋军对辽兵形成夹击之势。正如前文《强弩势尽攻城日 寻盟早在未战时》中讲到的,辽人虽然深入宋境,但后方空虚,萧太后也因此无心再战,倾向于讲和。

此外,杨延昭不仅是在战场上予以辽兵沉重地打击,在宏观战略上,也非常有远见。当时,宋真宗的想法是希望讲和,但杨延昭并不想急于讲和。杨延昭上书宋真宗,陈述了他的想法和具体方案,他说:“契丹屯兵澶渊,去国千里,人马俱乏,虽然人数众多,但却是易败之师。”又表示愿意带兵迎击契丹,断其要路,不但敌众可歼,连幽、易诸州,亦可袭而取之。也就是说,杨延昭的想法是抓住时机,不仅是要把辽人打败,还要把当年被后晋石敬瑭送给辽人的幽、燕诸州一举收回。依现在看来,如果当时能够实现,辽人就无力再行南侵之事,可谓一劳永逸,而宋朝甚至可以重现汉唐之格局。

但遗憾的是,杨延昭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宋真宗在与辽人讲和后,下令诸军不得进攻辽军,但是杨延昭为了确保长治久安,不顾朝廷之命,就率所领军队,直抵契丹境内,破古城,俘获甚众,给辽人予以重创,以断绝其日后南侵的想法。

宋辽讲和之后,杨延昭因功官拜莫州防御使,不久,徙高阳关副都部署。高阳关是宋朝北方边境的战略要地,这一带本为辽人所占,被后周世宗收复,又建了高阳关、益津关、瓦桥关。三关之中又以高阳关为根本,控扼幽蓟,与瓦桥关、益津关互为联络,后世一直流传着杨延昭威震三关的说法,就是由此而来,也可看出三关之守对北宋国防之重要了。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边关传来杨延昭去世的噩耗,宋真宗派遣中使护送杨延昭的灵柩,一路上的河朔之民望棺而泣。人们为何会如此怀念杨延昭呢?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杨延昭率领的“杨家将”在镇守边关,保卫大宋。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据《宋史》中记载,杨延昭智勇善战,号令严明,与士兵们同甘共苦,在战场上身先士卒。打赢了,能够归功于下,朝廷的赏赐都用来犒劳军士,而不是用于自己的家事,所以大家都愿意为他效力。

而他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威名远播,却生活简单,平时出入不讲排场,就像普通军官一样。千古名将杨延昭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和军旅生涯中,因为有厚德,所以有威望。

虽然杨延昭收复幽、燕的远志未能实现,但是“杨家将”之势不可挡、坚不可摧,也使辽国彻底放弃了南侵中原的想法。此外,杨延昭过世后,杨门后继有人,代代出名将。我们知道历史上流传的“杨家将”,除了杨延昭,以及他的父亲和弟弟们,还有他的后人,像杨宗保、杨文广 ,还包括杨门女将,这样一个人物群像被人们称为“杨家将”。当然,正史中关于他们的记录很少,甚至找不到。但是在地方志或杨氏族谱,或一些历史遗迹中,能够找到很多关于“杨家将”人物的记载。至于历代所流传的戏曲小说中,“杨家将”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虽然戏曲小说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一种艺术加工、文学创作,但是能够被人们当作艺术文学创作的原形,而世代传承的事物,一定是有一个历史背景和基础的,那就是“杨家将”不仅真实存在过,而且在当时及对后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正如欧阳修评价杨业和杨延昭时所说:“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就是说,一定是先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才有长远而广泛的影响力,才有后来人们的世代传颂。可以说,“杨家将”以忠义传家,镇守边关,就像一道长城屹立在北方,守护着大宋朝的承平岁月与富庶繁华。正如本篇标题所云“一代繁华谁镇守,三关跃马杨延昭”。

(未完待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