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研究院”发文 闭关锁国政策被翻案

发表:2022年09月10日
本报综合报导

近日,中共官方“中国历史研究院”课题组发表一篇文章,题为《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试图为“闭关锁国”政策翻案,引发极大争议。该机构之前也发表过因观点极左而引发批评的文章。

该文发表于8月24日,声称明清的闭门政策并非“闭关锁国”,而仅仅是“自主限关”,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防范西方殖民侵略,是为应对西方的正确的对外政策云云。并称“闭关锁国”有利于国家安全。

中国历史研究院(N509FZ/Wikipedia/CC BY-SA 4.0)
中国历史研究院(N509FZ/Wikipedia/CC BY-SA 4.0)

由于“中国历史研究院”是从属于社会科学院的国家顶级研究机构,2019年成立时习近平曾发来贺信。故此该文被认为是在释放北京当局考虑转向“闭关锁国”的政策信号。 

卡脖子问题难解  习近平多次强调“内循环”

中共高层在2020年就提出了“内循环”。2020年5月23日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出席政协的一次会议时称,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之后“内循环”这一表述在7月的两个比较重磅的会议上再次出现,分别是7月21日的企业家座谈会和7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

当时路透社援引一位前中国政府官员点评说,“确认以内循环为主,相当于‘自力更生’”。

2021年4月30日,党媒《求是》杂志刊登了习近平2021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再次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中美贸易战已持续数年,近日华盛顿宣布对中国断供顶级计算芯片,包括两款最新型号的顶级GPU计算芯片A100和H100。据称,这两款计算芯片一般被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由于计算性能出众,在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随后陆媒9月1日发布一篇评论文章称,“闭关锁国”与中国技术被脱钩,短期来看是有阵痛,但是长期来看将倒逼中国芯片领域的崛起。在这种釜底抽薪的时候,要“抛弃幻想,拿出背水一战的必胜决心,打赢这场芯片战”。

不过,舆论认为,中国芯片烂尾潮涌现,近期中国多名芯片业领军人物相继因涉及腐败而被捕,赢得芯片战也只是一个口号而已。

“闭关锁国”政治试水与现实层面的矛盾 

目前中共高层出现了两条路线,一条是延续邓小平的路线,继续改革开放。而另一条是习近平路线,也就是搞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

反习派攻击习近平开历史倒车,搞闭关锁国,使得习在党内外都非常被动。而这篇文章宣讲“自主限关”,就是要为今后的政策发展寻找站得住脚的理由。

时事评论员王赫表示,这个课题组的负责人高翔,是个正部级的官员,所以这篇报告出来的背景是非常有讲究的。现在中共的国际处境非常糟糕,这时候被迫要向内部收缩,所以这篇研究报告的出台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它就是为中共的自我封闭,自主限关,来做一个历史上的这么一个认证。

高翔课题组的这篇文章试图告诉民众,闭关不等于锁国,限关是选择性的闭关,这种政策只要掌握好了既可以确保国家安全,又不影响经济发展。说白了就是要为以后的“闭关锁国”留下一条缝隙。

这篇文章在网络上流传,不少人指责文章的主旨与改革开放相悖。

28日有网民发表《批驳历史研究院“闭国锁国有利论”》一文,指出清朝“闭关锁国”不是“自主限关”,也不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的只是爱新觉罗和满人权贵的利益。清廷千方百计阻止国人与西方交流,就是害怕西方的思想、宗教、科技文化传到国内,会开拓国人的眼界,产生自由思想,滋生反抗情绪。

该文引起轩然大波后,党刊《求是》刊登了习近平旧闻,称“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等,似是为“闭关锁国”论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