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抄李克强作业?/北京推出“摆摊”新规

发表:2020年10月22日
本报综合报导

疫情肆虐及美中关系恶化等因素,重挫中国经济。近日北京推出新规,允许“摆摊设点”,并声称,这不是乱摆乱设的“地摊经济”。但分析认为,经济困局下,北京被迫抄李克强的作业,但给“地摊经济”改名,体现了中南海高层的分歧。

综合大陆媒体10月16日报导,北京市6个部门联合发布新规,提出疫情防控期间,合规企业可临时占用公共空间,在“规定时间、规定区域”内,“限定品类”摆摊设点。

习近平和李克强在两会上。(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习近平和李克强在两会上。(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目前北京市已选取望京小街、前门大街、百荣世贸等共60多个点位,组织商户“摆摊设点”。还计划于2021年在16个区分别选取2至3条大街作为示范街试点。

但官方强调,这不是乱摆乱设的“地摊经济”。官媒也称,这次北京提出的临时占用公共空间开展特色经营活动,与此前的“地摊经济”有明显区别。

“地摊经济”是总理李克强提出的。5月份,李克强在人大会议闭幕后举行的记者会上透露,中国有6亿人的人均月收入只有1000元,同时点赞“地摊经济”缓解了就业压力。

两会后,李克强前往山东视察期间,他又说,“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自此,各地纷纷效仿,各式地摊一时之间在全中国遍地开花。但好景不长,北京以损害首都形象为由,把“地摊经济”称为“顽疾”。其它地方当局也紧急转向,对地摊经济喊停。

当时有评论认为,这显示习、李暗斗已升级为明争。网上则流传一句话,“李克强摆地摊,遇到了城管习近平,结果是李克强完败”。

时事评论员颜纯钩表示,地摊经济的一热一冷,明显是习李之争的又一次较量。李克强心血来潮推动地摊经济,着眼点在保就业。保就业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六保”之首,重中之重。因为失业率上升会导致社会动荡,社会动荡导致政权不稳,可以说,那是动摇国本的要害。李克强以地摊经济来拯救失业,给民间最底层生活无着落的贫民一条生路,那是救燃眉之急的政策,不能说有什么不对。可惜这一政策,又偏偏与习近平的面子工程相违背。地摊多了,社会秩序和市容或会变得混乱,习近平四处视察之际,满眼市井杂乱,面子上过不去,与全面小康社会又是一大抵触,因此地摊经济红了几天,马上又被打回原形。 

大陆官方公布的失业率是6%,但中泰证券4月底曾估计,中国的失业率应为20.5%左右;4月初《财新杂志》刊文表示,瘟疫可能导致2.05亿人失业,这在中国7.75亿劳工中,比例超过25%。

再加上今年800多万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这么庞大的失业大军,怎么解决,于是李克强提出了“摆地摊”。

如今在经济困局之下,北京主动出台“摆摊”新规,却又不承认“地摊经济”的说法。

对此,时事评论员刘锐绍10月16日对《苹果日报》分析说,蔡奇在政治上又不能赞赏李克强,所以抹黑李提出的“地摊经济”是乱摆乱设,强调新规与“地摊经济”无关。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庄太量曾对BBC说,“地摊经济”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吃饭就业问题,让这部分贫困人口有一条出路。但“地摊经济”不是就业的主要渠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一个国家不可能就靠全民摆地摊去发展经济。

经济学者罗家聪表示,摆地摊证明经济不景气,民众消费力低,而且有一定的生计需要。虽然摆地摊对大陆经济几乎没有帮助,算不上正式的经济政策,但如果不推行“地摊经济”,就会有很多人失业,甚至可能成为动乱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