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小楷登峰造极 拒做汉奸2017-04-05历史文化文/林枫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云,中国晚清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状元,亦是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德
- 美国人在战场上 把敌人变成“人”2017-04-05历史文化文/准林美国籍华人作家林达在《一路走来一路读》里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南北战争的后期,罗伯特•李将军率领的南军主力,经过几个月的苦战,已深感没有
- 捡漏 收藏家最大的敌人 也是成功的标志!(中)2017-03-28历史文化(接上期)故事二也是在1949年前的北京。一个老太太卖酸梅汤,盛汤用的是一个明朝的大海碗。老太太当然不知道了。这时,一个路过的骨董商看到
-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唐代金银器珍品2017-03-28历史文化图&文/卓然堂&赵睿中国金银器制作工艺发展到唐代达到巅峰,在中土传统工艺制作基础上,融入西域的金银细工工艺及纹饰特征,形成了独特的盛
- 捡漏 收藏家最大的敌人 也是成功的标志!(上)2017-03-22历史文化【本报综合报导】捡漏,说俗一点就是捡便宜。一件藏品人家没有发现其价值,而你发现了,且以很低的价钱买下来,收入自己囊中,这就是捡漏。捡漏,是收藏之人最喜欢、最激动
- 唐代天王双龙纹鎏金银背铜镜 唐代金银器珍品2017-03-22历史文化镜背内曲身昂首的双龙文/卓然堂 赵睿中国青铜镜历史自从齐家文化起,历时近五千年,经过战国、两汉、唐代三个高峰期,直至清代被玻璃制品取代,是沿用时间最
- 典藏悟语 收藏,贵在坚持2017-03-15历史文化【本报讯】收藏是一种兴趣爱好,收藏既能陶冶情操,也能为生活增添兴致,当然也可让收藏者的生活更丰富。收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浅尝辄止,不能半途而废,
- 仿古瓷器巧识别2017-03-15历史文化【本报讯】提起瓷器收藏,就和仿古瓷有关系,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仿瓷的高潮。近几年来,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对历代的仿瓷有了新认识,下面把这些小知识奉献出来,与大家共勉
- 银鎏金镶宝石瑞兽 汉代金银器珍品2017-03-15历史文化图/卓然堂文/赵睿先秦时期的中国金银器处于萌发阶段,制作技术尚依附于青铜器铸造工艺。到了两汉时期,随着金银冶炼技术的进步发展,原材料来源
- 三十六计系列 第七计“无中生有”2017-03-15历史文化文/官晓彤“无中生有”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七计,是指先通过假的、虚的行动,使敌人放松警惕,然后我方再利用这一有利的时机,迅速采取真的、实的行动,以迅猛的
- 中医取虫治病的神奇事例2017-03-15历史文化文/钟医古代中医治病的手段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些内容也许现代人难以接受,然而它却是存在着的,还在重要的医学典籍中留下了记载。在中医
- 识别真假紫砂壶 只需三分钟2017-03-09历史文化【本报综合报导】对于很多市民来说,紫砂壶可能透着神秘。其实如果掌握了方法,只需花个三两分钟即可辨别真假。一是看。首先看表面。由于是陶土而且不上釉,新
- 辨别元代官窑青花瓷器的六大要素2017-03-09历史文化【本报讯】元代青花瓷器用的是“麻仓土”。“麻仓土”是见证元代官窑青花瓷的主要证据。“麻仓土”就是“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就是元青花的胎土。元代青花瓷的绘
- 银鎏金镶宝石瑞兔摆件 汉代金银器珍品2017-03-09历史文化华夏珍品高古文物暨高古佛教文物精华荟萃独家点数海外大收藏家群落之家珍文/赵睿汉代金银器存世器物可以说是凤毛鳞角,十分罕见,动物造型的圆雕者更是可遇而
- 知音识人 唐代乐中高人的故事2017-03-09历史文化文/周学仪《礼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就是说,音乐与人心直接相关。所以,心中哀伤,“其声噍以杀”;心中快乐,“其声啴以缓”;心中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