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 京剧大师 梅兰芳的成才之路(下)2020-03-27历史文化常言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还有一句谚语,“众人拾柴火焰高”。
 - 为什么古人把钱称为“孔方兄”?2020-03-19历史文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经常把钱称为“孔方”或“孔方兄”,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言食则糊口,道钱则孔方。”又明朝凌濛初《红拂记•第三出》:“他不过向孔方兄告得个长头假。”钱,古作“泉”,是说钱的…
 - 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成才之路(上)2020-03-19历史文化梅兰芳1894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家庭,原名叫梅澜。他的祖父梅巧玲,是京剧初创时期的著名旦角演员,是《同光十三绝》京剧奠基人之一。
 - 唐太宗编撰国史求真求实2020-03-07历史文化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以他特有的英明神武平定四方,受封为“天策上将”。登基称帝之后又击败强敌突厥,受尊为“天可汗”,唐朝初年,明君贤臣,成就了前所未有的贞观之治。那么,唐太宗是怎样看待史书的呢?他宽广的…
 - 医道神传/扁鹊透视治百病2020-03-07历史文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神州”的美称,不仅山川河流、明君贤臣得到了神明的呵护,同时也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大量的神迹。翻阅古典书籍,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得到过神佛的庇护,宫廷市井处处可见神的风采。在五千年的历史长…
 - 康熙大帝与路易十四的文化艺术交流2020-03-03历史文化中华民族数以百计的皇帝中,清朝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是其中最出类拔萃者之一。他的过人之处不仅仅是其叱诧风云的统治,而且他还是一位精通文学的学者。他遍阅圣贤经传、精研帝王道法,旁通诗…
 - 为什么自古将从事买卖的人称为“商人”?2020-02-24历史文化唐朝白居易《琵琶行》诗:“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诗的意思是说,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又到浮梁做茶叶生意了。
 - 中国从未衰落的五大姓氏2020-02-24历史文化在我们中国有《百家姓》,记载了上百种姓氏。中国有一些姓氏从古至今都未走向衰落,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在中国史上从未衰落的五大姓氏。
 - 古风古卷   智慧超群的晏子2020-02-24历史文化晏子,名婴,谥平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子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五十余年。以其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及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
 - 为什么贽见之礼用雁和茶?2020-02-18历史文化结婚是人生中的大事,婚礼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嘉礼”。《礼记·昏义》中说:“昏礼者,礼之本也。”意思是说婚礼乃是所有礼仪的根基。
 - 【大明英烈传】亮节孤忠 史可法舍生取义2020-02-18历史文化史可法(1601~1645年),字宪之,号道邻,明代河南祥符人。祖父史应元乡试中举,授官黄平知州,有仁惠之政。对其子史从质说:“我家必定昌盛。”史可法之母尹氏有身孕,梦见文天祥进入其屋舍,生史可法。以…
 - 明末帝师名将—孙承宗/【大明英烈传】2020-02-10历史文化孙承宗,号惴阳,保定高阳人,生于明嘉庆四十一年(1563年),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中进士,天启二年(1623年)任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孙承宗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他也是明末的文坛领袖。
 - 典藏画作 人品为先2020-02-08历史文化中国历史上的大艺术家们的画品、书品、诗品都根于人品,因此强调“人品不高,落墨无法”。从中国先秦诸子的“天人之辨”,到汉代思想家和政治家董仲舒的“天人合而为一”,再到宋代理学家们的“万物一体”论,“天人…
 - 为什么古人要用“花轿”迎亲?2020-01-26历史文化古代男女婚配时,男方必须用花轿迎亲。在中国传统婚礼习俗中,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礼仪,而迎亲是六礼中最为隆重的礼节。
 - 古人穿鞋的习惯及趣事2020-01-26历史文化中国古代非常注重服饰文化,鞋子作为服饰的一部分,当然也受到了人们高度的重视。古人曾经创造非常丰富的鞋文化,甚至还有极为严格的礼仪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