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惊雷将震荡中南海 (图)

发表:2025年08月01日
记者: 尹华综合报导

8月的中国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一场席卷政经全局的风暴正在酝酿。经济通缩的阴霾笼罩,房地产崩盘引发连锁悲剧,国际贸易新秩序将中国推向边缘,而北戴河会议与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更成为权力博弈的焦点。军方清洗、内斗加剧、社会动荡频发 — — 这一切预示着一场 “ 惊雷 ” 即将震荡中南海。来看看时评人文昭、蔡慎坤与老灯如何分析中共在8月的可能走向,以及四中全会的潜在影响。

中南海     (Getty Images)
中南海     (Getty Images)

经济困境:通缩加剧与内需疲弱

文昭指出,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陷入前所未有的通缩危机。官方数据显示,1至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8%,其中5月与6月分别下跌9.1%与4.3%,反映中美关税战升级对制造业的沉重打击。生产者物价指数 (PPI) 连续下跌,6月环比下降0.4%,预示通缩压力将传导至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 ,进一步削弱消费力。文昭强调,通缩若在市场自发调节下或可带来资源重组的积极效果,但中国的制度环境导致低效国企被保护,健康民企却因 “ 内卷 ” 倒闭,外资撤离更削弱创新力与高薪岗位。

蔡慎坤对政治局会议的经济议题持悲观态度,认为其内容空洞,充斥政治口号,缺乏实质性救市措施。他提到,尽管官方强调 “ 两个毫不动摇 ” (支持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 ,但民营企业家信心低迷,甚至频传 “ 跳楼潮 ” ,显示市场活力难以恢复。蔡慎坤警告,若试图以计划经济方式应对危机,只会重回1980年代的配给制,无助于解决根本问题。

老灯则从民生角度分析,房地产市场崩盘成为经济危机的缩影。北京永定河畔楼盘价格从180万跌至70-80万,跌幅超七成;武汉多个小区空置率高企,房价腰斩仅是开始。房地产连锁效应波及家居、建材等行业,企业家接连非正常死亡,凸显经济下行的社会成本。例如,7月27日居然之家董事长汪林鹏跳楼,7月17日广州家居教父曾玉洲自杀,显示房地产危机已传导至下游产业,引发连锁悲剧。

三位时评人都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难以通过短期政策逆转。文昭特别提到,中国的通缩困境不仅源于外部关税压力,还因内部消费力萎缩与高失业率加剧。蔡慎坤则指出,习近平或对经济问题漠不关心,其理想更接近朝鲜模式,优先稳权而非救市。老灯预测,房地产崩盘的连锁效应将引发更多行业危机,社会不满情绪酝酿 “ 大乱 ” 。

国际格局:中美谈判与全球贸易新秩序

文昭分析,2025年7月,美国与欧盟、日本达成框架性贸易协议,标志全球贸易格局重塑进入新阶段。美国对欧盟与日本商品征收15%关税,远低于对中国的50% (含芬太尼关税20%及既有关税) ,形成以美国为核心的多层次关税圈:亲密盟友 (如英国) 10%,友好国家 (如欧盟、日本 )15 - 25%,发展中国家30 - 50%,而中俄则被置于最外层的 “ 对手圈 ” 。美国对越南、印尼等国的转运条款进一步限制中国规避关税的空间。

老灯表示,川普以关税为杠杆,成功重塑WTO框架下的多边规则,通过双边协议遏制中国经越南等国的转运贸易。美国7月关税收入占联邦总收入5%,远高于往年的2%,显示关税战为美国财政注入活力。与此同时,中国财政却因内需疲弱与出口受阻而枯竭,凸显中美经济耐力的差距。美国参议院提议将关税红利发放给民众,每人600美元,四口之家2400美元,进一步增强国内支持。

从地缘政治角度观察,蔡慎坤分析美国正回归孤立主义,川普提议削减75%对外援助与50%国务院预算,并可能停止对联合国与北约的资助。若美国退出联合国,蔡慎坤揶揄联合国总部或迁至中国雄安,但这也反映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孤立。文昭提到,中共试图拉拢欧盟与日本抗衡美国的努力已告失败,8月1日后,美国对大多数国家的关税延缓截止,中国则面临8月12日的谈判大限。

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于7月29日在瑞典结束,无实质突破。中国希望延长90天休战期,但美国财长贝森特强调最终决定权在川普手中。老灯警告,若中国继续与俄罗斯深化合作,川普可能对中国加征100%以上的关税,使中国在全球贸易新秩序中进一步边缘化。蔡慎坤则认为,美国经济表现强劲,第二季度GDP增长3%,远超预期,显示关税战未如预期引发通胀,反而实现 “ 软着陆 ” ,为美国降息与刺激投资创造条件。

内部政治:北戴河会议与四中全会的权力博弈

蔡慎坤与老灯均强调,7月30日政治局会议确认10月召开四中全会,主要议程为制定 “ 十五五规划 ” ,但背后隐藏更深层的权力斗争。文昭指出,北戴河会议作为中共高层非正式协商的窗口,将为四中全会定调。蔡慎坤补充,北戴河会议虽不再公开承认,但其作为元老、现任高层与军方交流的平台,影响力不可小觑。8月31日至9月1日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与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阅兵,进一步压缩四中全会的筹备时间。

老灯爆料,政治局会议已任命张又侠为中央军委代理主席,习近平军权旁落,显示内斗加剧。他还提到,李强近期频繁亮相 (如出席金砖峰会与亚下水电站开工仪式) ,被视为元老帮认可的接班人。蔡慎坤则传闻四中全会可能出现新常委名单,包括丁薛祥任总书记、陈吉宁任总理、张又侠任军委第一副主席等,但强调这些名单真伪难辨,仅反映党内派系博弈的复杂性。

军方清洗是另一焦点。蔡慎坤与老灯均提到军委副主席何卫东与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 “ 下落不明 ” ,显示习近平对军权的掌控面临挑战。蔡慎坤分析,习近平因年龄增长与权力不安全感加剧,清洗力度空前,甚至波及 “ 习家军 ” 。第六轮中央巡视针对四大直辖市、广东与金融央企,预示四中全会前还将有更多高官落马。文昭补充,军方动荡可能影响阅兵安排,张又侠是否亲自阅兵成为关注焦点。

社会动荡:内卷与民心离散

老灯从社会层面观察,经济下行加剧内卷与动荡。上海金泽镇招聘环卫工要求笔试与面试,报名人数达1198人,竞争激烈程度令人震惊。一名女子在求职简历中暗示接受潜规则,反映就业市场的绝望。频发的开车撞人事件(如成都双流夜市事故)被老灯视为 “ 社会动乱前兆 ” ,显示民众对经济与政治的不满情绪濒临爆发。

蔡慎坤提到,当局收缴公务员与企事业单位员工护照,严格出境禁令,连外籍人士也受波及。金融时报报导,富国银行暂停员工赴华商务旅行,显示国际对中国营商环境的担忧。文昭补充,民众对政治新闻的疲倦感上升,如台湾大罢免活动的失败,反映民众对政治的冷漠,这可能影响未来变革进程。他进一步分析,这种冷漠感源于连年政治刺激与经济困境,民众对体制失去信心,转而选择 “ 躺平 ” 或消极抵抗。

四中全会展望:惊雷抑或平淡 ?

三位时评人对四中全会的预测存在分歧。

蔡慎坤期待,若传闻中的新常委名单成真,四中全会或成为 “ 惊雷 ” ,类似1976年怀仁堂政变的历史转折。老灯则断言,张又侠代理军委主席与李强接班已成定局,习近平权力退场只是时间问题。文昭则较为谨慎,认为中共可能选择 “ 无重大人事变更 ” 方案,优先稳定权力而非激活经济,继续强化管控。

不过,三人都认为,经济困境与国际孤立使中共的应对空间受限。文昭警告,若无制度性改革,通缩的积极效应难以发挥,经济可能走向苏联模式或国家资本主义。蔡慎坤则认为,习近平或不在乎经济问题,其理想更接近朝鲜模式。老灯预测,房地产崩盘的连锁效应将引发更多行业危机,社会不满情绪酝酿 “ 大乱 ” 。此外,党内路线分歧 — — 维稳与改革之争 — — 仍未明朗,可能导致四中全会难以达成共识。

未来挑战:民心与国际孤立的双重考验

文昭强调,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在于制度性缺陷,国企垄断与民企萎缩导致资源错配,通缩无法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蔡慎坤指出,习近平的集权思维与对经济的漠视,可能使中国错失改革窗口期,走向更严重的内卷与社会撕裂。老灯则从民意角度分析,频发的社会事件与就业困境显示民众对体制的信任已降至谷底,任何政策失误都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不满。

国际层面,美国主导的贸易新秩序将中国推向边缘,与俄罗斯的联盟又加剧西方孤立。文昭预测,8月12日的中美谈判大限将是关键,若无重大让步,中国可能面临更高关税与经济孤立。蔡慎坤则认为,中共试图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已无效,内外压力交织下,四中全会的决策将决定中国未来五年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