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已定 政治局会议未抛出苗华 五大看点解析 (图)
中共日前公布说今年十月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在7月末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并未抛出 “ 苗华案 ” ,有分析认为可能会推迟到四中全会期间讨论处理。而这次政治局会议也有五大看点。
四中全会召开日期已定
2025年7月30日,中共党媒新华社报导称,当天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于今年10月在北京开中共第二十届四中全会,主要议程是中共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做报告工作,研究所谓 “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 (简称“十五五”规划) 的建议 ” 。

2013年3月11日,中共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体会 议。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报导称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并部署下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还承认,当前的中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着不少风险挑战。而官媒的通稿也重复近年来中共对于经济治理的基本措辞。通稿也提及说 “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 。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本应在2024年秋季召开,但却推迟了一年,在中共党内传闻四起的当下,才定下开会时间,并对外公开,引发外界关注。
此前有爆料称,中共四中全会原定于今年8月在北京举行。四中全会的延迟举行,被外界认为是和中共内斗加剧有关。近期出现多起中共高级别的官员落马事件,尤其是中共军方出现大规模清洗。中共军报还刊文表示要 “ 肃清流毒 ” ,被认为是针对苗华等习近平的军中亲信。
2024年11月28日,中央军委委员、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被官宣落马;今年两会后,中共党魁习近平的军中心腹 -- 军委副主席何卫东失踪至今,甚至传出死讯。
时评人岳山对新唐人表示,中共当局终于要在今年10月召开四中全会,因为受内外危机的影响,等于是推迟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而且这次会议虽然是打着经济议题的旗号,实质上却是政治性会议,肯定会夹带出一些内部清洗的信息,像是苗华案与何卫东案,甚至还会有对一批高官的处理,在这前后可能抛出来。
四中全会被拖延?苗华案仍未被抛出
时评人郑浩昌向海外中文媒体分析说: “ 就是说延迟举行四中全会跟反腐有关。那么反腐方面最大的悬案就是苗华和何卫东这个窝案嘛,说明这个案子到八月不会有结果。 ”
此前有种种迹象表明,中共很可能在7月末召开的这次政治局会议上宣布苗华等相关人员的案件。但北京当局却在7月30日的这次政治局会议上闭口未提。有分析认为,宣布的政治时机还没有到,因为从今年8月底开始,中共的会议等活动将持续不断,当局无法处理完。也有一部分观点认为,苗华案将在今年10月份四中全会之后公布。
郑浩昌认为: “ 9月3日是 (所谓的) 抗战大阅兵,中共高层对这个阅兵非常重视,9月前后段的时间都给阅兵维稳铺路。所以大概率在9月份可能不会给苗华这个案子来一个定案。10月份开四中全会,说白了就是一个拖字,一切待定,到时再说。 ”
中共政治局会议通稿五大看点解析
旅美时评人唐靖远在其自媒体节目中说,7月30日中共例行政治局会议的通稿通篇较长,有14个段落,比较少见。这篇通稿有五大看点。
首先,全文有14个段落,基本上通篇都在谈经济话题。此前香港《星岛日报》放风说,这次7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会抛出苗华案。但这次政治局会议上并没有提及苗华案,而且会上在所有经济议题之外的内容,都被概括为一句话 “ 会议还研究了其它事项 ” 。
第二个看点是,这次政治局会议的关键点是 “ 会议时间 ” 。本次政治局会议是在中美谈判第三轮结束后的第二天才举行,显然和中美谈判的结果有关,因为政治局官员也要知道和美国谈判的效果怎么样,从而开会做应对。这表明该政治局会议上有讨论和美国的贸易协议的问题。而且从中共官方发布的通稿内容来看,该政治局会议上谈的几乎全都是经济议题,但这些经济议题几乎都是老生常谈,没有新的内容,说明中共在经济方面已经山穷水尽了,没有让经济快速回升的好办法。本次中美谈判的主题被美国率先披露,即在谈判第一天,中方态度还很强硬,但第二天突然认怂,因为美国方面把美日、美欧达成贸易协议的细节通报给中共,让中共非常意外。根据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披露,美方对这次中美会谈的核心提出三大关切,第一是中国全球产能过剩的问题,第二是中共采购伊朗受制裁的石油问题,并明确指出中共买走伊朗将近90%的石油,这是违规行为。第三,美国认为中共向俄罗斯出售价值大约是150亿美元的军民两用的设备、技术等。
而这次政治局会议的通稿对中美第三轮谈判的内容和三大关切,但可以看出这次中美谈判结果的影子。通稿指出,会议强调, “ 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深入实施提振消费的专项机构,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要培育服务消费的新的增长点,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来扩大有效投资。 ”
唐靖远指出,这段话的关键字就是 “ 消费 ” 与 “ 投资 ” ,说白了就是,美国政府这次在中美谈判中对中共的 “ 敲打 ” 很清楚,即美国没办法消化中国过剩的产能,中共必须要拉动内需。
此外,中共通稿提到很多经济措施,都属于技术性调整的方案。说白了,中国经济能否 “ 起死回生 ” ,能否被提振上来,最关键的就是和美国的贸易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这份协议究竟会达成什么样的效果。邓小平曾说,世界上的国家凡是跟着美国走的都富裕了,没有跟美国走的国家都很穷。
唐靖远指出,这就是中共想提振经济的 “ 秘诀 ” ,即中共和美国的贸易是否能维持正常的关系,也就是是否能继续从美国身上 “ 占便宜 ” 。
他表示,第二大关键的时间就是四中全会。虽然中共公布今年十月召开四中全会,但却没有提及召开的具体日期。而在美中第三轮谈判最后的结果是,美中双方都同意双方的贸易战继续休战90天。从现在开始算,到今年10月下旬刚好是九十天休战的到期日。唐靖远指出,如果中共到时在四中全会上真的兑现 “ 要换人 ” “ 习近平要下台 ” 的传闻,到时和美国签订贸易协议的人就不一样了,这也又是一个巧合。
此前很多传闻都讲今年八月将召开四中全会,习近平要下台。唐靖远指出,如果四中全会在今年八月召开,只能说中共党内出现了非常大的变故。
第三大看点是,政治局会议这篇通稿例行提到习近平思想和 “ 习核心 ” ,但没有提到 “ 二四四二 ” ,而且特别强调两个 “ 毫不动摇 ” ,强调改革开放。
这两个 “ 毫不动摇 ” 是胡锦涛、温家宝执政时期的政治标签,即 “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 “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在习近平上台以后,对这两个 “ 毫不动摇 ” 进行了淡化,搞 “ 国进民退 ” 。从2025年3月,在中共党刊 《求是》 杂志上以习近平的名义刊登题为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的文章。这表明习近平在重点强调胡锦涛的政治标签,而这也和习近平此前在 《人民日报》 头版提到胡锦涛的 “ 三决策 ” ,这也是胡锦涛独有的政治标签。这二者是异曲同工的,释放出相似的信号。
第四个看点是,中共确定宣布四中全会的确切日期,表明中共党内的人事安排基本上定盘了,包括军队方面的人事和苗华案都已经定盘。
因为苗华是中共军委委员,如果要拿掉这一职务,必须要在四中全会上正式宣布。如果在此前的政治局会议上开除苗华的党籍,他的军委委员职务也相当于被废除。此前对前国防部长李尚福就是这样处理的。
唐靖远指出,在今年7月的这次政治局会议上,按正常情况,真的要把苗华 “ 抛出来 ” ,是可以做到的。之所以没有这样做,原因在于,有爆料说,苗华被定性为 “ 反党集团 ” ,这和此前的爆料 “ 苗华与何卫东组成政治团伙 ” 基本上一致。唐靖远分析说,如果中共党魁习近平真的失去权力,那么苗华他们 “ 反党 ” 反对的就是中共内部掌握权力的人。
第五个看点是,如果对比2019年8月30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 (习近平主持) ,这个会议当时决定召开第19届四中全会,比较这两次会议的通稿会发现,上次通稿都在讲所谓 “ 百年大变局 ” “ 历史性的成就 ” “ 习主席领导下的伟大复兴 ” 云云,是十分典型的习近平式风格。而这次政治局会议的通稿,全篇都十分低调务实地谈 “ 经济调整 ” “ 民生政策 ” 等,是很典型的胡锦涛、温家宝执政时期的风格。
北戴河会议或将影响四中全会
7月30日中共例行政治局会议结束后,中共就将正式进入北戴河会议时间,中共高层会 “ 集体隐身 ” 两周左右,在北戴河召开一系列的会议。今年的北戴河会议会重点讨论关于习近平和四中全会的诸多议题。
近期网上热传已退休多年的中共红二代刘源,将接任何卫东的军委副主席一职。这反映出中共内斗激烈,不同派别或都在对外放风。
7月26日,北京资深记者高瑜在X平台发文披露说,她得到的消息是,刘源为避嫌已离开了北京。目前 《看中国》 还无法证实这一消息的真实性。
旅美独立时评人蔡慎坤对刘源离京的消息评论表示,刘源不大可能站出来,海外舆论可能 “ 只是借题找乐子 ” 。
时评人李林一向海外中文媒体表示,现在政治传言纷飞,这像极了中国历史上朝代灭亡前的一幕,因为败坏的政权突然塌下并不奇怪,同时也是人心思变的表现。
岳山指出,接下来中共高层集体在北戴河开密会,他们斗争和妥协的结果,可能是很关键。
今年6月,独立评论人杜政在台媒 《上报》 刊文披露,北京一位颇有知名度的反习政治老人传来一句话,大意说要大家静待一下,秋天有变,到今年10月可见眉目。
这里是否是指今年10月召开的四中全会,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