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历经多轮博弈,欧盟于10月29日正式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这些关税将在现有10%电动车进口税的基础上征收,合计一般关税后最终最高将达45.3%。新税率已于10月31日生效,将持续五年。欧盟表示,将继续与中方就价格承诺进行谈判,但具体方案还在规划之中。
在经过长达一年的反补贴调查,欧盟认定中国政府对电动汽车出口商的补贴扭曲了市场价格,构成不公平竞争。欧盟现宣布的加税计划与最初关税提案差别不大,这项关税措施在10月初投票时获10国赞成、5国反对、12国弃权。德国和匈牙利强烈反对,担心激怒中国并引发激烈的贸易战。法国则对欧盟的决定表示欢迎。
等待装船的比亚迪电动车(AFP via Getty Image)
具体而言,欧盟对中国制造商加征的关税分别为:比亚迪17%,吉利18.8%,中国国有上汽35.3%。这些额外关税也适用于在中国开设工厂的其它电动汽车制造商,包括大众和宝马等西方公司,将被征收20.7%的关税。欧盟委员会对特斯拉(Tesla)“单独计算的”税率为7.8%。
北京方面10月30日抨击了欧盟的决定,称对裁决结果“不认同也不接受”,并已就此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下提交申诉。此前北京谴责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已于10月8日宣布对欧盟进口的白兰地征收高额保证金,还对欧盟乳制品和猪肉产品展开了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
彭博社指出,欧盟的举措对中国电动车业者而言是一大挫败,此前中国业者早已被美国的高关税拒于美国市场之外。今年5月,美国宣布对中国电动车的进口关税从25%提高到100%。
不过欧洲领导人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减缓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而不是完全停止。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欧盟的市场份额已从三年前的3%左右跃升至20%以上。一位欧洲高级官员表示,如果不征收关税,将在欧洲导致大规模失业。
欧盟自去年10月起对中国电动车展开反补贴调查,以保护欧洲厂商。期间,欧中双方举行了8轮技术协商,商讨关税以外的替代选项。欧盟委员会表示,中国通过补贴整个生产链提高了其在欧盟的市场份额。这些补贴包括地方政府为工厂提供的廉价土地、国有企业的廉价锂和电池供应、国有银行的税收减免和轻松融资。
事实上电动汽车已成为更广泛贸易争端的主要导火索,不过中欧的贸易紧张不仅限于电动汽车,布鲁塞尔也在调查中国对太阳能板和风力涡轮机的补贴。不过,依赖中国市场的欧洲出口商也可能将面临中国采取的报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