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消失数月后视讯露面/蚂蚁集团旗下支付宝 前景不妙

发表:2021年01月29日
本报综合报导

经常被拿来与清朝红顶商人胡雪岩作比较的中国富豪马云,在“消失”了近3个月后,于一个教师颁奖礼上现身。尽管马云对阿里系连日风波未作任何解释,但外界对此还是相当欣慰,至少可以理解为马云暂时是安全的,这从阿里系飙升的股市就可看出。

去年10月,马云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批评当前金融监管思维落后,控管风险却抑制创新,难以引领未来的新金融模式,结果这番话被大量传播,获不少人力挺,并被指“捅了马蜂窝”。之后,与马云相关的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蚂蚁集团被叫停上市,当局对阿里巴巴展开反垄断调查。马云自己也未就这些事件表态,而是直接“隐身”。如今的中国,“大人物”隐身或者消失往往带来的是坏消息,因为这些人都不是自愿消失,而是“被消失”的。

1月20日,马云透过视讯连线现身。(视频截图)
1月20日,马云透过视讯连线现身。(视频截图)

马云视频露面

1月20日,马云在一个基金会颁奖典礼中,通过视讯方式致词,引发外界关注。

综合陆媒报导,教师出身的马云1月20日上午,在“马云公益基金会”举办的“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上,通过视讯连线的方式,与100名乡村教师进行视讯会面并致词。

马云的上述视频,是在今年的腊八节当天发出的。他在致词中说,自己每年腊八节都会举办颁奖典礼致敬教师,今年因疫情关系无法举行,透过视讯方式对获奖的100名乡村老师表达敬意,强调待疫情过后,再把未完成的行程补上。

“马云公益基金会”负责人则表示,自2015年起,每逢腊八节,马云都会亲自到海南省三亚市的乡村教师颁奖典礼颁奖。今年因疫情影响,颁奖典礼改为线上进行。

这名负责人还说,马云前不久还去了并校后的乡村寄宿制学校——桐庐县玉华小学。不过,他并未提到马云造访这座学校的具体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视频中插入一段马云于1月10日与基金会同仁一起,探访新改造的寄宿学校的画面,似乎有意向外界表明,他还有人身自由。

但也有网友分析,马云的上述视讯讲话,并不能代表他还是自由身。从他的表情、语气中,看不出丝毫此前那种“志得意满”的神气,倒更像是当局故意让他露面辟谣。另一方面,这说明他仍然还在当局的控制之下。

2020年10月底,马云出席上海金融论坛峰会时,在演讲中公开批评中共当局监管,随后蚂蚁集团IPO(首次公开募股)在11月初正式上市前突遭喊停,蚂蚁集团和阿里巴巴受到连番整肃,马云本人更是下落不明,有关他的现状和命运众说纷纭。

多家外媒以“下落不明”来形容,更有舆论怀疑他遭“软禁”。有陆媒引述知情人士说,马云2020年12月底,已通过圣基茨护照离境。

大陆投资者,垂直社交媒体雪球网11日在微信公众号“雪山财经”发布题为《马云跑不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文章说,马云不太可能跑。第一,没必要跑;第二,就算跑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文章分析,用正常人的思维就能想明白,无论阿里还是蚂蚁,或者是与马云有关的其它公司,现在日子很不好过,这是事实。

文章说,马云的生意、资产、小伙伴,几乎绝大部分都在中国,他能跑哪里去?就算你要跑,也得学学人家李嘉诚,先转移个几千亿吧?

《纽约邮报》也引述知情人士称,马云在中国的“消失”很可能是暂时的,马云现在可能被要求保持低调,或许是待在家中,或许在“非常舒适的地方”,与中共官员一起阅读“马克思主义教条”,这个过程被称为“接受审查”。

蚂蚁集团(Getty Images)
蚂蚁集团(Getty Images) 

整改蚂蚁集团

目前,上市搁浅的蚂蚁集团,正处于深度整改中。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最近蚂蚁集团的传言风波不断。

1月21日,有用户发布消息称,蚂蚁金融发表消息称,马云将其持有的公司控股股东阿里巴巴集团有限公司10%的股权无偿划转给浙江省财政厅以充实社保基金。对此,蚂蚁方面回应予以否认。

但另一条消息则属实:蚂蚁集团副总裁、蚂蚁集团保险事业群总裁尹铭被曝出将赴京出任阳光产险总经理一职。蚂蚁集团官方网站显示:尹铭已从蚂蚁集团副总裁的高管名单中撤下。这也是继2020年11月3日蚂蚁集团IPO暂停之后,首位离任的高级管理人员。对此,蚂蚁集团回应证实了消息,称:“一起奋斗过五年,我们都很喜欢他,也很感谢他,并且祝福他。”

对蚂蚁集团来说,涉及的金融业务繁杂,整改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

2020年12月27日,蚂蚁集团在二次被约谈之后,中国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就金融管理部门约谈蚂蚁集团有关情况答记者问,其中有些措词严厉:“蚂蚁集团法律意识淡漠,藐视监管要求、违规监管套利”。

按监管要求,蚂蚁集团的整改主要包括五条:一是回归支付本源,提升交易透明度,严禁不正当竞争。二是依法持牌,合法合规经营个人征信业务,保护个人数据隐私。三是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确保资本充足、关联交易合规。四是完善公司治理,按审慎监管要求严格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五是依法合规开展证券基金业务,强化证券类机构治理,合规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12月26日当天,蚂蚁集团在回应约谈内容时表示:“会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成立整改工作组,全面落实约谈要求,规范金融业务的经营和发展。”

今年1月15日,中国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蚂蚁集团已经成立了整改工作组,正在抓紧制定整改时间表,对标监管要求来进行整改。同时,也要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和企业的正常经营,确保对公众的金融服务质量。

陈雨露透露,金融管理部门也在与蚂蚁集团保持着密切的监管沟通,有关工作进展将会及时发布。

目前,针对蚂蚁集团法规,除了原有的金融法规,还有新的网贷管理办法和金融控股公司管理办法。分别是2020年9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以及2020年11月初银保监发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前者对金控公司设定准入条件: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含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5000亿,不含商业银行总资产1000亿,受托管理资产规模不少于5000亿,金融资产占集团并表总资产的85%。这点应对着约谈整改的第三条。

而网络小贷新规则明确了准入条件、资金来源、杠杆率,同时要求不得跨省开展业务等,这主要针对蚂蚁的花呗、借呗消费金融类业务。

可以说,这两条对蚂蚁集团的金融类业务会造成巨大的冲击。去年底,因为不合法律规定,蚂蚁平台上的互联网存款产品均已下架。

按监管的要求,蚂蚁集团要成立金控集团,那么蚂蚁分拆是必然的,同时蚂蚁集团放贷的杠杆率会降低,资本金要求不断提高,这意味着,蚂蚁集团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事实上,在当局叫停蚂蚁集团上市时,外界就普遍认为,叫停蚂蚁IPO并非是保护中小企业和消费者,而是蚂蚁动了某些人的“奶酪”。

微博网友“任平生日记”发帖称:一、蚂蚁上市壮大会让传统金融利益链条蛋糕受损;二、一些利益链条没有享受到本次蚂蚁上市的红利;三、老马外滩演讲戳到一些人痛点。

另有评论表示,蚂蚁从无到有能发展起来也和传统金融有各方面的弊端有关,这事说到底就是蛋糕分配问题。改革开放以前,蛋糕全是国企的,经济就好了吗?

在大多数的中国人眼中,马云被打压更多是因为触动了当局的利益。至于当局是否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看看这几年P2P维权的情景就一目了然了。(注:P2P是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借贷平台,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属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一种。)众所周知,那些暴雷的大型P2P公司几乎都获得官方或中共官员的背书,最后出事了,所有后果都是“金融难民”来承担。

支付宝前景不妙

原有的整改还没有完,央行又来了一击。

1月20日,中国央行就《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这份意见稿全面强化了对非银行支付的监管力度,尤其是突出了反垄断条款,并赋予央行前所未有的监管权力。条款主要有:一是强化支付领域反垄断监管措施,明确界定相关市场范围以及市场支配地位认定标准,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二是规范央行的检查权和检查措施,保障央行执法权的有效行使。三是明确支付机构股权质押、开展创新业务、重大事项变更等情况须向央行备案等监管要求。其中,意见稿第55、56、57条直指非银行支付巨头的垄断问题。

2003年,蚂蚁集团旗下支付宝在淘宝平台问世,并在其后迅速占据国内市场,改变了中国居民出行带钱包的习惯。2011年,中国27家公司获得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开始持牌经营。十年间,央行先后发放270张左右支付牌照。

目前在全国电子支付市场上,支付宝、微信支付(腾讯金融)和银联商务分别以48.44%、33.59%和7.19%的市场份额位居前三位,三者市场份额总和达到89.21%,行业集中度较高。

根据此次央行关于支付机构的重磅监管条例,官方对支付机构确定资本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

其中对主要股东、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条件中便提到,同一法人不得持有两个及以上非银行支付机构10%以上股权,且同一实际控制人不得控制两个及以上非银行支付机构。而这也意味着,在已经拥有支付牌照的情况下,按照新规,后续将无法再收购另一张支付牌照。

金融科技行业资深专家苏筱芮指出,此条将对巨头收购第三方支付牌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没有办法再通过收购方式获得更多数量的支付牌照。

事实上,自2015年开始,中国央行开始控制支付机构的市场准入,因此很多金融公司获取第三方支付牌照,都是通过并购方式。

在分析人士看来,此次《条例》标志着中国非银行支付领域进入更严厉的监管阶段,同时官方提出支付领域反垄断,将对整个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正如《条例》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若一个非银行支付机构在非银行支付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三分之一,或两个非银行支付机构在非银行支付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二分之一,或三个非银行支付机构在非银行支付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五分之三,只要涉及前述情形之一,央行可以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对其采取约谈等措施进行预警,以及采取停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停止实施集中、按照支付业务类型拆分非银行支付机构等措施。

中国两大支付巨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否构成垄断,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但从政策层面来看,对金融领域的垄断行为,监管部门历来较为关注。

这一次,央行出台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可谓非常严格。其中针对垄断,第五十七条提到:非银行支付机构未遵循安全、高效、诚信和公平竞争原则,严重影响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的,中国央行可以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建议采取停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停止实施集中、按照支付业务类型拆分非银行支付机构等措施。

目前,在非银行支付市场,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就是处于事实上的垄断地位。也就是说,按照意见稿,拆分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并不是什么坊间传闻。不过,这还只是征求意见,未来法规下来究竟是怎么样,还有些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