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的震撼画面: 什么才是生命最后的结局?

发表:2020年12月21日
无论是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还是东方的佛教、道教都劝导世人遵守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行事。(神韵艺术团官网)
无论是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还是东方的佛教、道教都劝导世人遵守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行事。(神韵艺术团官网)

除了用艺术表达对天国世界的崇敬与向往,艺术还常被用来刻画自然的风景、人类的生活,借此来体现其背后所蕴涵的思想精神。中世纪的西方艺术与中国古代的艺术皆偏重写意,而文艺复兴后的西方艺术更为着重体现表面形式之美好、真实和细腻。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前的传统艺术,无论东方或西方,皆以光明为基调,着力维护人性之善与道德价值观。

让我们沿着历史的长河回溯,在见证王朝更迭之际,看一看那些道德败坏的人们是如何背离神的旨意从而导致灭亡,那些品德高尚的艺术家们是如何将历史的教训记载在他们的作品里,世代流传,启迪并警示着后人。

在两千多年前的圣地耶路撒冷,这里的新巴比伦帝国曾经十分辉煌,当帝国传至尼布甲尼撒王的时候,巴比伦吞并了犹太国,将犹太国的首都洗劫一空,又吞并了邻近的摩押、亚扪和以东等小国。尼布甲尼撒满载无数的金银珠宝和成千上万的俘虏回到巴比伦后,就过起了花天酒地的生活,他把王宫里的每一件器物都镶上珠宝,他把年轻的不肯屈服的犹太人扔进火炉,他甚至开始把自己视为上帝一样的存在。
《伯沙撒的盛宴》伦勃朗(神韵艺术团官网)
《伯沙撒的盛宴》伦勃朗(神韵艺术团官网)

有一天,上帝托梦给他,警示他赶快结束这种罪恶的生活,如果还不改变,上帝将会对他进行惩罚。然而尼布甲尼撒并没有在意,仍然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

一天,尼布甲尼撒在王宫平顶散步,正当他满怀骄傲地俯瞰着自己的王国时,他忽然染上了疯病,像野兽一样逃离王宫,在森林里居住了七年。虽然尼布甲尼撒后来恢复了正常,但是他的教训并没有使他后世的子孙警惕,尼布甲尼撒的儿子伯沙撒继承王位后,仍然花天酒地,尽情享乐,不修善德。

神看到尼布甲尼撒对警示完全不在意,而且他的后人也像他一样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于是神在墙上写下了一行字,大概意思是:“神算到你的王国已经走向衰败,不久后你的王国将会归于玛代人和波斯人所有。”当天夜里,伯沙撒就被杀了,玛代人大流士攻破了新巴比伦王国。

17世纪,荷兰巴洛克艺术的代表性画家伦勃朗以绘制圣经故事、历史故事而著称,他将记载在《圣经》中这震撼的一幕描绘了出来:伯沙撒的使女正用从圣殿中抢夺来的、原本是用来敬奉上帝,现在却用来斟酒助兴的金银器斟酒,可是还没等伯沙撒开始享乐,墙上忽然出现了神秘的手和文字,伯沙撒骇然失色。

画中寓意纵情享乐的时刻往往是稍纵即逝的,当繁华过后,神的审判才是生命最后的结局。而那时,人在世上的表现将成为衡量的标准,谦卑、自律、善良的人会得到福报,骄横、纵欲、残暴的人将得到恶果。

圣彼得大教堂内基督教圣徒的雕像(神韵艺术团官网)
圣彼得大教堂内基督教圣徒的雕像(神韵艺术团官网)

美国开国之父之一的托马斯•杰佛逊曾说:上帝代表人类所能拥有的最精致、良善之道德规范。

无论是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还是东方的佛教、道教,都劝导着世人遵守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行事,所以,在现代科技文明主导社会以前,人们大多信仰神明和天国,相信神给人留下的行为准则,所以整个社会普遍向善修德,人们内心有衡量善恶的准绳。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大部分艺术作品也旨在唤醒人心善良光明的一面,极少刻画阴暗、扭曲的形象。这些美好的艺术作品焕发着人性和神性的光辉,对人们的审美观、道德观起到积极的影响。

其实,艺术从诞生起就与信仰密不可分,在宗教产生前,人对神的信仰就已经根植在生命的深处,人因为信仰而敬畏,因为敬畏、听从神的告诫而获得福报和荣誉。当艺术家们拥有极高的道德品质和自律性,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也散发着纯正光明的精神力量,能够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