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检测费用高 地方政府盯上医保基金

发表:2022年06月03日
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

中国多地要求常态化核酸检测,但财政难以负担,地方政府盯上了中国医保基金。

华创证券宏观研究团队在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成本估算时发现,结合检测量和单价变化,今年前4个月已花费近1500亿元(人民币,下同)。

常态化核酸检测,通俗来说,就是通过定期、频繁的大范围普遍筛查发现疫情,从而将新冠病毒的传播扼杀在早期阶段。在中国,一旦出现阳性结果,小到一位百姓、一个家庭、一栋住宅楼被隔离,大到一座工厂、一个地区停工停产,甚至于一座城市因此而封闭。

2022年5月11日,北京街道上人们在接受核酸检测。(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5月11日,北京街道上人们在接受核酸检测。(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5月25日,据中国官媒报导,国家医保局办公室等部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在6月10日前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单人单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16元,多人混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5元。

但是,不管核酸检测价格如何下调,相关成本终究还需有人承担。对于常态化核酸检测,到底是谁在买单?《看中国》特约评论员唐新元撰文指出,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这都是中国百姓的钱,资金池子总共就那么大,这方面支出增大,其它方面的支出自然就要压缩。中国经济下滑直接反应在政府公布的GDP和财政收支数据上,尤其部分城市情况堪忧,有的城市GDP增速为零,有的城市财政重整,处于实质性破产的状态。

唐新元强调,北京当局这几年总说要过“紧日子”,从各省公布的2021年财政支出数据来看,各级政府减少的正是社会保障就业、农林水利和教育等民生方面的支出。也就是说,当局在给老百姓传递所谓“过紧日子”、“勒紧裤腰带”思想的同时,收紧的都是社会民生支出,官员照常腐败,用来镇压百姓的“维稳”经费反而逐年递增。

当前中国并未统一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支付方式。华创证券的研究报告称,从深圳、青岛、宿迁等地的规定看,70%-95%由医保基金报销,政府财政负担仅约2成。

医保基金是百姓的“看病钱”和“救命钱”,如果不考虑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而被过多挤占,就会出现亏空,这也是中国民众在网络中讨论最多的话题。从医保基金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医保基金在承担大规模核酸检测费用方面也显得力不从心。

5月25日,据陆媒报导,有城市曾经在大规模核酸检测时使用了医保基金来支付。考虑到核酸成本日增,财政压力加大,也有地方政府曾与医保部门商议动用医保基金支付核酸费用。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廖藏宜表示,任何的医保基金支出都要做到合法有据,看起来医保基金是按费征收,实际上它跟税收一样,建有财政专用账户,专款专用,其收支管理要接受各级人大的审议和监督,不得侵占、挪用和滥用。

5月26日,中国官媒报导,中国国家医保局发函各地,禁止动用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大规模核酸检测费用。

不过,此举恐让已严重恶化的地方政府财政亮红灯。中国地方财政收入4月骤降40.4%,多城财政收入大幅负增长,部分区域甚至出现“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