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专家”荣获多项奖 袁隆平坚持一辈子不入党

发表:2021年06月02日
本报综合报导

2021年5月22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病逝于湖南长沙,享年91岁。袁隆平告别式5月24日举行,超过万名民众前往悼念。袁隆平的最大研究成果是开创了高产杂交水稻的育种技术。

袁隆平,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49年至1953年在西南农学院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学习。1984年后,袁隆平历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发明奖特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世界粮食奖等。

2006年6月,袁隆平在湖南长沙的一片杂交水稻田里。(Guang Niu/Getty Images)
2006年6月,袁隆平在湖南长沙的一片杂交水稻田里。(Guang Niu/Getty Images)

1997年起,袁隆平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他设计出了以高冠层、矮穗层和中大穗为特征的超高产株型模式和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并在超级杂交稻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袁隆平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出版《袁隆平论文集》、《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杂交水稻学》等专著7部,创立了较为系统的杂交水稻学学科。

“自由亚洲电台”的相关报导指出,袁隆平在2013年接受《人物》杂志采访时曾提到,中国的三年大饥荒,“我们湖南叫做‘过苦日子’,那真难受。我亲眼看到五个饿殍,倒在田埂上、路旁边和桥底下,饿死几千万人啊。”在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大饥荒时期,他也饿过肚子。

“新华网”于2007年5月22日发布的《大功至伟袁隆平:我是人民科学家》,也表示袁隆平正是在大跃进期间于湖南看到了饿殍遍地,才“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杂交水稻课题”。

这位专注粮食育种的科研人员,回望过去岁月,曾对文革感叹道:三年大饥荒刚过去没几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又乱搞一气,“又把知识分子搞倒一批”,把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搞得这么乱七八糟”。文革中袁隆平的试验田两次被毁,这对一生视田如命的他,始终是沉重的打击。

在中国,有名望的科学家很难不被“纳入党内”,但是他从未加入中国共产党。对此,“北京之春”荣誉总编胡平评论说,“袁隆平没入党,这很难的,因为像他这样的著名专家,党组织会几次三番的动员你入党的,而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拒绝的。”

袁隆平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习近平及中央有关领导以不同方式表示了慰问和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