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底定命运 欧盟弃用1欧分2欧分硬币?

发表:2020年10月07日
记者陈亦然综合报导

是否取消小面值的1欧分和2欧分硬币,已经在欧盟内部讨论多年。欧盟委员会近日正式启动了针对1欧分、2欧分硬币在市场使用情况的评估和研究。欧盟将根据评估结果,2021年底对现金支付的“四舍五入”规则以及取消最小硬币流通的可能性做出最终决定。 

欧盟委员会9月28日针对小面值硬币流通的评估工作,还包括了公开咨询环节,为期15周,包括欧盟消费者在内的相关利益方都可以发表意见。据报道,欧盟的这项评估项目是基于相关的欧盟法规,该法规要求欧盟委员会根据成本以及公众接受度,定期对不同面值的欧元硬币、尤其是小面值硬币的流通使用情况进行评估。

欧盟硬币(123RF)
欧盟硬币(123RF)

根据欧盟委员会最新公开的一份文件,欧盟委员会正在考虑逐步淘汰正在市场上流通的1欧分和2欧分硬币。报道称,欧盟委员会在今年1月29日提交的2020年工作计划中,包含了一项关于“统一价格舍入规则” 的提案,内容是在整个欧元区推行将价格上浮或下调的规则,也就是对现金支付实行“四舍五入”规则,这意味着消费者不再需要使用最小面值的硬币,将导致1欧分和2欧分硬币被淘汰。

小面值硬币铸造成本过高

目前,欧元区流通着8种不同面额的硬币,每天大约有3.5亿人使用。这些硬币包括1欧分、2欧分、5欧分、10欧分、20欧分、50欧分、1欧元和2欧元。其中小额分币有1、2、5欧分,颜色是红铜色,因此也有人把它们统称为小红硬币或小红分币。 

这些在市场流通的最小面值硬币,仅制造成本就超过其面值,1欧分硬币的制造成本高达1.2欧分。此外,向零售商分发和运输这些最小面值硬币的成本也非常高。欧盟委员会曾在2013年做过估算,自2002年实行共同货币政策以来,欧元区在铸造1欧分、2欧分硬币上的生产成本与实际面值的差价已累计达到14亿欧元。

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这些小硬币很麻烦,装多了钱包又厚又重。不过零售商则善于利用心理效应,喜欢将物价定成小数点后面带2位数,距整数仅有0.01之差,因此付款台必须要有找散钱用的小额硬币。

为了节约资金,2018年1月1日,意大利国家造币厂已宣布停止铸造1欧分和2欧分硬币计划。造币厂称,停止生产这些最小面值硬币,每年可为国家节约2000万欧元造币成本。 

那么停止铸造这些最小面值硬币会带来什么后效性呢?专家指出,停止铸造1欧分和2欧分硬币后,在“四舍五入”的结算原则下,将会普遍出现商家受益局面。依照惯例,市场商家对商品价格尾数标价,一般均在0.95至0.99欧元,从而造成了消费者实际购物无法找零的情况下,将要多支付1欧分至5欧分。   

法国消费者协会“消费者优选联盟”(UFC-Que Choisir)的主席阿兰•巴佐(Alain Bazot)在2018年7月底的一个论坛上则担心地表示,取消1分和2分硬币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效应”。他说:“从过往的经验来看(法郎换成欧元,降低餐饮业增值税),结果都出现了商家把价格调高归整。” 

在欧洲范围内,多个欧洲国家已经率先实行“四舍五入”规则,实际淘汰了这些最小面值硬币,包括芬兰、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爱尔兰和意大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