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唐代遗珍《金经卷》、《金经筒》 略举与《大藏经》中《金色王经》不同之处

发表:2015年02月25日
文/ 周安娜
 
每当双手虔诚地捧起唐代《金经卷》、《金经筒》,我都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那金灿灿的光华、秀美的楷书、篆书以及那独出心裁的装帧而由衷地倾倒!并会联想唐、五代十国期间那风云变幻式的兴佛,灭佛,兴佛!灭佛……今天,仍能将这一卷卷、一筒筒的千古瑰宝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拜读、欣赏、研究,真的要至恭至诚、五体投地的感谢彼时那些冒险转移、掩藏和精心守护、维护经卷的大智者们!
 
唐代《金经卷》中的《金色王经》
唐代《金经卷》中的《金色王经》
 
正是灭佛,使绝大部分在三国、两晋以及唐初,由高僧们(包括玄奘以及从天竺来到华夏的僧人们)辛辛苦苦翻译的各种经文都毁于一旦!仅有极少数的经文,因属皇家寺庙,有人事前得到消息,而被高僧、住持及时悄悄埋于“藏经洞”中,方幸免于难!我手中的便是这些万万幸,又能面世的千古瑰宝!
 
正是兴佛!使佛教信徒和僧侣们,在久被压抑、限制又开始兴佛之后,发现没有了可诵之经!便从手抄本的片断乃至群体记忆合流之中再造出手抄本,并广为流传……
 
然又再遭灭佛!于是上述情况便再度出现。只是有了第一次经验, 众生也有了对策,不会把好不容易拼凑起来的手抄本全部毁掉了!
 
在前述的反反复复中流传下来的手抄本群,到了宋代便诞生了“手抄本版”的《大藏经》。
 
现在藏经洞中那些由唐皇投资,唐代大书法家、大文豪及当时名臣执笔,由当时工艺巨匠们精制、打造的《金经卷》、《金经筒》横空出世了!众生可以再诵黄金打造的经书了!
 
在我毕恭毕敬、虔诚、净心地拜读《金色王经》的时候,发现了《大藏经》由于是在历经无数次坎坷中汇聚而成的巨著,因而存在不少的“不同之处”。为了令《大藏经》更加光芒万丈,我将冒昧地用唐代《金经卷》中的《金色王经》细心地校正《大藏经》中的《金色王经》,以令其尽善尽美。
 
拙见战战兢兢举例如下: 
一、住舍婆提城祇陀树林给孤独园。“祇”字不见《金经卷》
二、波离婆阇迦。“阇”字不见于《金经卷》
三、“睺”不见于《金经卷》
四、多草马群充满栏厩。“草”字不见于《金经卷》
五、中宫婇女乃有二万。“婇”字不见于《金经卷》
六、一切关防诸禁伺处。“关”字在《金经卷》中为“门”
七、所有舍字在《金经卷》中皆为“捨”
八、悲啼泣泪手抆泪已。“抆”字不见《金经卷》
九、雨如是等蒲阇那食佉陀尼者。“阇”字、“佉”字不见于《金经卷》
十、“如/米”不见于《金经卷》
十一、江豆豍豆。稻梁米等。“豍”字以及标点“。”不见于《金经卷》
十二、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伽,此整句均不见于《金经卷》
十三、在“如是众生极恶烦恼住其中”与“不能供给一食好食”之间(见《金经卷》两页衔接间露白处)多了629字,此629字不见于《金经卷》。此段629字可能是彼时善男信女或寺院僧侣以至诚之心善意所加!细读之,可知用词、句式、所述内容、风格均与《金经卷》中《金色王经》不匹配。
 
《金经卷》除了“出身不凡”、“造价奇昂”外,在制作前的校对工作亦必定花大力度,一丝不苟、绝无舛错的。因为它的制作难度太大啦!
 
《金经卷》、《金经筒》的制作工艺是先行锤打银片,然后在银片上打造经文,最后再反复鎏金2-3次,令《金经卷》、《金经筒》虽历千年,仍光采夺目、祥气逼人!
 
《金经卷》、《金经筒》平均长度在2.5—3.5米之间,气魄宏大、精致绝伦!
 
本文为《看中国》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