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国美食 福埃斯糕饼(Fouace)

发表:2023年08月13日
文/苏晓

福埃斯糕饼在法国有超过千年的历史,这是一种介于面包与蛋糕之间的特色甜食,是法国南特(Nantes)地区的特产。每年十月,福埃斯糕饼的发源地——位于南特市东南部的拉艾富阿西耶尔镇(La Haye-Fouassière)都会举办“福埃斯糕饼节”。

福埃斯糕饼的名字Fouace来自拉丁语的壁炉Focus一词,意思是在壁炉里制作的食物。南特福埃斯糕饼一般呈六角星状,直径约为20厘米,其中心厚度为7至8厘米,由面粉、糖、黄油、盐、水、牛奶和酵母等简单又天然的食材手工制作而成。这种糕饼的面团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加工,吃完会令人觉得很满足也很有饱腹感。

南特福埃斯糕饼(François de Dijon/Wikipedia/CC BY-SA 4.0)
南特福埃斯糕饼(François de Dijon/
Wikipedia/CC BY-SA 4.0)
 
拉艾富阿西耶尔镇的镇徽,上面印有六角形福埃斯糕饼的图案。(公有领域)
拉艾富阿西耶尔镇的镇徽,
上面印有六角形福埃斯糕
饼的图案。(公有领域)

据记载,福埃斯糕饼始于中世纪时期,起源于拉艾富阿西耶尔这个拥有1200名居民的小镇。这里曾是法国主要的福埃斯糕饼生产中心。

据说福埃斯糕饼是由拉艾富阿西耶尔的葡萄种植者所发明。当时这种糕饼是一种像面包一样的发面糕点,但比起普通面包多添加了黄油、鸡蛋和糖,所以是面包中的“奢侈品”。那时缅因省(Maine)和都兰(Touraine,法国旧省)等地的面包师们经常制作这种糕饼。在安茹(Anjou,法国旧行省)地区,它则常被称为“Fouée”。

16世纪初,在拉艾圣母(Notre Dame de la Haye)教区(拉艾富阿西耶尔的旧称)的宗教登记册中就有了关于福埃斯糕饼的记载。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弗朗索瓦•拉伯雷(François Rabelais)在其重要的文学作品《巨人传》(Gargantua et Pantagruel)中也提到过这种糕饼。他写道:“在离开南特附近著名的圣-塞巴斯蒂安朝圣地时,他被拉艾山坡上众多转动着的风车吸引,在闻到面粉的香气后,他就停下来品尝了福埃斯糕饼,并配了葡萄酒。”

在17至18世纪,拉艾当地的农民和葡萄种植者开始在邻近的乡镇贩售福埃斯糕饼,以提高他们当时微薄的收入。在1865年前后,当地的葡萄种植园遭受了严重的根瘤蚜虫侵袭,使葡萄种植者的收成和收入大受损失。为了维持生计,葡萄种植者不得不另寻它路来补偿收入的损失,这一意外随之促使了福埃斯糕饼的制造和销售再次腾飞。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拉艾当地拥有近90个福埃斯糕饼商贩。当时镇上出现了上百个福埃斯糕饼商。每家福埃斯糕饼店都把销路扩大到省级以上。

福埃斯糕饼逐渐流传到瓦莱特(Vallet)和克利松(Clisson)等地。当时在圣周五,也就是在复活节之前的周五,常有出售福埃斯糕饼的习俗,据说在这天食用福埃斯糕饼可在一整年内预防发烧。

福埃斯糕饼还流传到更远的南特、昂斯尼(Ancenis)、甚至萨沃奈(Savenay)等地。许多商贩最终选择定居在南特市的尚特内街区(Chantenay)。那个时期糕饼商贩的衣着很有特色,他们通常戴着披肩,胳膊上戴着白袖套,还打着大绿伞。面包师的工作是将面团揉成球,然后擀成饼状,再捏出六个角。人们会在面里藏一颗豆子,谁在吃糕饼时吃到豆子就得买单。

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福埃斯糕饼的贩售几乎完全停摆。战争结束后,拉艾地区的一些商贩重操旧业,在市场和面包甜品店里出售福埃斯糕饼。但是到了1992年,最后一家糕饼商贩也最终停售。

如果说福埃斯糕饼仍在原产地保留了小批量生产,而且也还是南特地区复活节时期的传统食物,但现在福埃斯糕饼的主要生产时期则保持在了收获葡萄的季节。为了纪念这一传统,拉艾富阿西耶尔镇还将糕点的形状印在小镇的镇徽上。

如果您品尝福埃斯糕饼,原味或与果酱一起享用都是不错的选择。搭配南特出产的白葡萄酒(Muscadet)会把糕饼的味道衬托得更加美妙,这种组合十分受人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