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客建议禁止零德语基础儿童入小学惹争议

发表:2019年08月15日
记者清仪编译报导

德国联盟党议会党团副主席Carsten Linnemann 8月6日在媒体采访中语发惊人:“不会德语的儿童不适合上小学”,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德国全国上下引发广泛争论。他认为,如果儿童到了入学年龄还不会德语的话,应该在入学前参加为期一年的侧重语言教育的学前班,必要情况下应推迟入小学的年龄。

有些人不由分说立即扣上种族歧视的大帽子;有些人认为儿童可在学校的语言环境中自己学会德语,不必要特意上语言班;还有些人对他的观点持完全赞成态度。

一部分人认为,让儿童学德语的最好办法是把他们放到说德语的儿童群体中,让他们成为朋友自然就能学会语言,而不是单独把不会德语的儿童集中起来,这样反倒不利于他们学习德语。虽然不会德语的孩子刚一开始上学的时候会有些吃力,但是他们很快就会赶上来。

在德国的外国小学生(Getty Images)
在德国的外国小学生(Getty Images)

然而这种方式只在全班仅有少数外国儿童的情况下才能奏效。如果一个班上一多半以上都是不会德语的来自移民家庭的儿童,并且这些儿童都讲同一种外语的话,这就达不到让他们通过日常互动来学习德语的目标了。尤其是2015年难民危机爆发以来,不会讲德语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入学新生越来越多。还有一些移民家庭的后代,虽然拥有德国国籍,但在家里都是使用父母的母语,没有说德语的机会,以至其到了入学年龄时德语水平基本为零。有些地区的学校里,有移民背景的学生占到一多半甚至全部。

教师和教育专家很久以来就发出警告,学校里如有一多半的学生都有语言障碍的话,那么语言障碍通常不会在常规课程中自行消失。融入和教育的问题在德国已经不是一两天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忽视解决不了问题。语言障碍会给这些学生的学习增加许多难度。幼儿园和小学里教师本来已经非常短缺,教师基本无暇顾及有语言障碍的学生。这些听不懂德语的儿童从一入学开始就在语言上处于劣势,会打击儿童的自信心,并且大大降低其顺利毕业的机率。

德国教师协会主席Heinz-Peter Meidinger和德国语言协会主席Susanne Lin-Klitzing都对Linnemann的看法表示支持。Meidinger说,这个建议是完全正确的,现在不会德语的儿童越来越多,“应在正常课程的基础上加以语言强化,使其在一年以内掌握德语,否则会跟不上课程,导致和其他孩子的距离越拉越远,形成恶性循环”,“我们必须抛开意识形态上的束缚来对待这个问题”。不会德语的孩子必须马上得到强化的语言教育,然而事实上很少能付诸行动。他建议首先全面推行语言考核,如果一个儿童的德语水平不够,则必须上幼儿园,并在那里接受语言的培训,这需要师资具有“非母语德语教育”的资历。

在德国,目前还没有一个系统化的解决办法,很多学校为一点德语也不会的刚迁来德国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所谓的“学前班”或“欢迎班”。仅部分地区设有这种强化语言的学前班,而且大多局限在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