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常识 西域三十六国的归宿(下)

发表:2019年02月14日
文/园丁

(接上文)

突厥人和回纥人祖先的原始部落,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分散于中国西北地区的狄人。

狄人被商周征讨,迫使其迁移,向南迁的叫白狄,先迁至今河北,山西北部,春秋时又迁到华北平原,在今河北省境内曾建立中山国,后被兼并。北迁的到蒙古阴山一带,成为了匈奴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是赤狄,向北越过戈壁滩进入漠北平原,到西伯利亚。《汉书》中将北迁的狄人叫做丁零人,也叫铁勒。这丁零人部落因分布区域不同,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在贝加尔湖地区的以狩猎和游牧为主,西部在萨彦岭和阿尔泰山区域,以农耕和放牧兼农为主。突厥人和回纥人祖先分属于丁零人的东西两个不同的原始部落。突厥人属于西丁零。而古回纥是丁零人东部的一个游牧部落。 

张骞雕像(123RF)
张骞雕像(123RF)

属于西丁零的阿史那氏族的一个部落,6世纪初在准葛尔阿尔泰山一带游牧,进入蒙古草原后,先是归附于柔然汗国,后来阿史那部落的首领土门率部打败了铁勒人,然后又灭掉了在这草原上的柔然汗国,在552年建立伊利汗国,当时中国人将其音译为突厥汗国。回纥人被突厥汗国征服。所以回纥人在隋朝时受突厥汗国统治。 

隋大业元年,即公元605年回纥人奋起反抗突厥,在摆脱了突厥的控制后愈发强大起来。到唐朝时,回纥首领可汗兼并了草原上其他部落,在天宝三年(公元700年),他们在今蒙古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建立了回纥汗国。历代回纥可汗都接受大唐册封,向唐称臣,并与唐联合抗击吐蕃。774年唐朝联合回纥消灭了突厥汗国。 

840年因外族入侵加上草原干旱,导致回纥汗国内乱,因而被黠夏斯灭国,亡国后回纥人四散。大部分回纥人迁走,分成几支,一个分支人进入内蒙阴山地区,与蒙古人融合,成为元代的裕固族部。向南迁的一支,进入今内蒙和中原后与汉人融合了。另一分支人迁徙到中亚,西亚,占据了小亚细亚,这里原来是罗马人地盘,居民属于白人,与回纥人通婚融合成为现在的土耳其人祖先。还有一个分支人西迁进入了吐鲁番地区,历史上称其为“高昌回鹘”。后来他们又迁徙到了南疆,经过百年征战,到1006年灭了最后一个土著民族建立的于合,天山以南就全被高昌回鹘人占领。他们强迫南疆诸国的居民讲突厥语,一些高昌回鹘人与当地人通婚。这一民族同化融合,他们的后代就是今日南疆的维吾尔人。

南疆的维吾尔人虽然语言文字相同,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在宗教信仰上,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居民信佛教,西部居民信伊斯兰教,东西两教相争数百年。 

16世纪蒙古后裔在天山南麓建立叶尔羌汗国,主要居民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1513年叶尔羌汗国征服了塔里木东部的哈密,从此来自蒙古高原的回纥人与塔里木盆地的土著人在宗教,语言,风俗和血统上完全融合。叶尔羌被准葛尔灭,部分维吾尔人被强迁到伊犁,为准葛尔人种地,他们就是北疆的维吾尔人。

现在南疆的蒙古人,是乾隆皇帝安置的从中国境外返回的土尔扈特部落的后人。 

到清代以前新疆地区是元朝时留下来的准葛尔部,明朝时并没有对它实行行政管理。

到清朝初,准葛尔蒙古人发生内乱,清兵趁虚而入,灭了准葛尔汗国,就对这里实行统治,大清的势力范围已经达到敦煌以西,至巴尔喀什湖及葱岭一带。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建乌鲁木齐城,乾隆赐名迪化,俗名叫汉城。今天北疆有个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南疆库尔勒地区是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这两个自治州的蒙古人就是乾隆灭准格尔后留下或迁移去的。从语言学角度看,蒙古高原上回鹘人讲的突厥语,也是起源于黄河流域,所以无论蒙古族,还是维吾尔族他们都是中华民族。

从乾隆时开始将这个区域叫做新疆,直到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实行半自治式的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