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北京挑战 德国工业界响警报

发表:2019年01月14日
记者黄兴义编译报导

随着中美两国的贸易冲突中,美方一再要求中方放弃采取不公平的竞争手段,德国工业界在2019年一开始,也首次发布关于中国的报告,并敦促欧盟效法美国,采取更积极强硬的措施,对抗中国国家资本主义驱动的全球扩张模式。

这份名为“中国——合作伙伴和系统性竞争对手,我们该如何应对中国国家操控的经济?”的报告1月10日由德国工业协会联邦总会(BDI)发布。BDI是代表德国企业家的最大利益团体,会员来自工业界各行业团体,包含所有大型企业。

由于其会员对国家经济与国民就业所作的贡献,BDI一直扮演着联邦政府重要民间财经政策顾问的角色,与总理和财经部部长关系密切。

这份报告指出,过去中国被打造成“世界工厂”,在低技术领域成为主要生产国,德国则对中国提供高附加价值的产品,中德两国在贸易互补结构中彼此获利。

但这种经济关系在中国开始推动产业结构变革后,就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政策战略,选定十大关键未来产业,计划逐年降低对国外技术进口的依赖和提高“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使得欧洲公司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中国企业的发展技术过程中,可以获得来自国家的不同渠道资助,除了一般性的税收优惠、还有各类研发投资补助和低利贷款等多种融资支持。

相比之下,在一些创新领域,如人工智能、互联网和云技术,移动支付或大数据分析,欧盟虽然也有奖励投资和研发的政策,但欧洲公司的外部资源远远比不上其中国的竞争对手,事实上中国已经在这些技术上超越欧洲,并与美国公司一起主导互联网经济。

反抗来自北京的市场干预

原本欧洲人预期,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将逐步迈向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但事与愿违。对此BDI主席肯普夫(Dieter Kempf)表示,中国政府干预市场,导致了价格扭曲,如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引发的全球价格崩盘。类似情况未来在机器人或电池产品领域也很可能发生。

在这份报告中,BDI 对欧盟提出54项要求,让欧洲和德国公司未来在面对中国国家资本主义时,能有更高的竞争力。如欧盟应该强化现有的产业援助机制和反补贴工具,对那些不在欧盟境内生产,且获得国家补贴的公司,采取更强硬的限制措施。

加强对高尖技术的保护

BDI还呼吁中国市场进一步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并要求欧盟对双方之间不公平的市场准入机制,提出更积极的应对措施,以避免尖端技术的流失。

报告中写道,多年来,北京政府一直利用欧盟的自由市场机制,通过增加公司收购来获取欧洲的尖端技术。另一方面,也通过“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和所谓“16+1合作”投资欧洲基础设施来获得政治影响力。

针对中国政府针对性的通过公司并购或间谍活动获取德国的智慧财产,德国联邦政府最近提高了对外国投资者的审核标准。具高尖敏感技术的公司股权变动,也必须向政府报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