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奉孔子的日本商界之父 (2) 读《论语与算盘》悟儒学哲理

发表:2018年11月30日
文/刘如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日本的资本经济,整个构架,从银行、保险,到各界事业的根基,都是涩泽荣一从明治6年开始,带领大家逐一建立起来的,也知道他每天摆在案头用于指导自己一切行动的,就是孔子的《论语》一书,那么,他具体是如何读书,如何认识,如何运用的呢?我从他的另一部《论语讲义》中看到了明显的思想踪迹。

《论语》,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期孔子言行为主的言论汇编。
《论语》,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期孔子言行为主的言论汇编。

身体力行  方为学问

涩泽荣一认为,孔子的学问不是用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在生活中进行实践的,否则,所有的学问都会失去其价值和意义,或者说,根本无法成为自己真正的学问,最终成为读死书,不仅无法真正地领会和运用,反而把自己的曲解当成孔子的思想,这实在是误人子弟。

比如说《学而》篇里的这一段: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我们先看看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孔子说:“学子们在家要孝敬父母长辈,出到社会要敬重朋友师长,谨言慎行,言而有信,广泛地平等地敬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贤者,这些事都做好了,有闲暇余地,才去学习文章文学之类的书籍、著作。”

涩泽荣一在解读这句话时,非常明确地指出,孔子的教育,全部基于日常实践,而不是空谈,不会高谈阔论地卖弄理论。注重行动上的实践的同时,也注重行动的动机。

也就是说,他认为孔子把日常生活的点滴,一个人如何在家在外都做到孝敬、仁爱所有人,看成是最重要的。点点滴滴的生活,待人处事,全都要做到,要实际践行孝悌仁爱,才是第一位的,才是有用的。其他的知识、文艺等才能,是第二位的,有余力才去学习的。是相辅相成的。进一步学文章典籍、历史等,为的是更加理性、客观,不流于狭隘的自我,不使得行为迷失正道。读书做学问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实际的运用,指导自己人生中遇到的一切问题。

他说,从青年时代起,他就读懂了孔子的教育主旨,非常讨厌高谈阔论、空有豪言而自己不务实、不身体力行的做法。明治六年他投身实业界以来,一直坚守孔子务实的教导。因此非常明白,经济和道德并不矛盾,关键是如何在从事经济的时候同样实践君子的仁德,如今的人所学的和自己的行为不能合一,从而否定从商,鄙视商业和商人,这完全是错误的想法,自己不敢从商,不敢在经济领域实践孔子要求的仁德,反倒曲解孔子,认为君子不能经商和富贵,或者干脆排斥和诋毁孔子,岂不是如同自己根本没有尝过某种食物,而认为它不好吃是一样的吗?知道某种食物而没有亲自尝过,就跟读了孔子的话,而根本没有亲自实践过是一样的。

金钱本身没有罪过,关键是自己面对它的态度,如果凭着正道赚取,把钱用在民族的公益事业,为的是富国富民,还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事吗?

这就是涩泽荣一的观点,他对孔子这句话的看法。所以他毅然投身经济事业。要让大家看看经济界同样可以运用孔子的教导。

其实,多少人都读过孔子的这句话,但是有几个人认真想过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和重要性!这句话原本想来是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时,师生间一问一答时,孔子所说的话,并非文章,后代的弟子回忆起夫子当年说的话而记录下来,于是后代的弟子们便研究起文章来了,比起谁读的多,掌握的多,懂得的各种典籍多了。于是人们把读书的目的都忘了,甚至为了求取功名而读书了。理解得非常狭隘、迂腐。

《论语与算盘》(《論語と算盤》)   涩泽荣一著
《论语与算盘》(《論語と算盤》)   涩泽荣一著

无悔的选择  来自坚定的信念

这里要说明的是,涩泽荣一当年决定从商,遭到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人们误解他是为了赚钱,不是君子所为,而且告诫他,商人被人看不起,你将来会后悔,但是他却说,不是商业本身有问题,而是当时的商人从商的目的和做法有问题,才被人鄙视。他明白,孔子教人成为君子,是指在一切事物,在家和在外都好好对人,要广泛爱人,仁爱他人,当然包括商人,并非不让人从事跟钱有关的事业和工作。做什么事都能做正,才是真正的君子,多少人都看不懂这一点,极端地理解孔子,所以全都反对他。

可见我们今天看到的受人尊重的日本的资本经济事业,在幕府末年和明治初年,根本不存在,从商是被看不起的。涩泽荣一能毅然辞去大藏省的高级政府官员职位,放弃大好前途,他坚信只要在经济活动中,实践孔子的教导,就一定会使得资本经济在日本立足并繁荣起来,这样的想法和选择,需要很大的勇气,而这份勇气,并非豪言壮语,而是来自他对孔子真正的理解和坚信,所以心中有数,绝不后悔。

也正因此,他在众人的否定中、误解中,坚定地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创立银行、保险、铁路、海运等500多家实业设施,以实际行动造福社会,以信义仁德导正经济行为和交易原则,形成了良好的经济风气,使得商界成为受到世人尊重的行业,商人地位终于得到了认可,也才有今天日本的繁荣。他的信念,他的实践,获得的成功,是真正地弘扬了传统的仁德,使得人们看到经济领域只有走正,才会获得长久的繁荣,才会得到尊重,如果孔子泉下有知,定然十分欣慰,十分满意在日本有这样一位得意门生。

赚钱是为了社会贡献

如今天下皆知,日本商企界整体上讲社会贡献,讲诚信,其实这就是儒商的理念在日本的再现,这正是近现代商界领袖涩泽荣一一生实践孔子的教导,在日本商界领域所打下的道德基础。儒家讲的是奉公无私、忧国忧民的君子之德,因此,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为官或经商,都要做到“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儒生最大的心志和抱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在这里。而诚信,正是基本的人品。也就是说,儒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济世的理想,而具体行为需遵循仁义与诚信。

涩泽荣一充分领会儒学真谛,在日本起步创办资本经济实业的时候,在经商领域实践了孔子的教导,才有了今天的日本。

涩泽荣一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一生不把孔子的教导当作理论来学,而是学到什么就对照自己的生活,把《论语》所说的所有教导,统统运用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全部付诸实践,因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虽然也认为,经商赚钱理所当然,赚不到钱的商业行为,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商业行为,但是,你赚钱的出发点,你赚钱的目的,绝对不能处于个人的私心,也就是说,赚钱本身没有错,你不能赚钱,说明你的工作没有尽责,等于没做好你的本分工作,但是赚钱是一回事,为何要赚钱又是一回事,也就是你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民众和国家的富裕,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把为了自己获利而作为最终的目标,以此为经商的目的,为自己个人的获利而为,就是违背君子的人格理想,也就是违背孔子忧国忧民,为整个社会民众,为民生担心的精神,那么,这样的商业行为,这样做生意,办企业,就是自私的,赚来的钱不为民生考虑,不为社会做贡献,就会变成仅仅为了个人利益而活着的市井小人,那么就不会得到世人的尊重,当然就会被人鄙视,不仅如此,君子赚钱,取之有道,一定要讲究道义,这样的经营,就是伟大的事业。也会受到世人的尊重。这就是儒商的真谛。

他一生都在践行孔子的教导,在晚年时他一再对晚辈们劝导,要把赚来的钱回馈社会,这些讲话被录下来整理成的书,就是这本《论语与算盘》。(这个书名,是编辑根据涩泽荣一的各种场合的讲话,综合他的主旨——讲究经营要与孔子的《论语》结合起来,在儒家道义的基础上进行活动的精神而定下的。)在书中,记下了他真实的原话和思想。他在“修养不是理论”一节中,这样劝导后辈企业家:“所谓修养的目的,并非为了自己个人,而是必须为一城一乡,进而为社会繁荣和国家的昌盛做贡献。”

他面对当时商人自私自利的心态,曾对一个刚大学毕业、向他请教的某富豪的儿子说,也许他说实话,对方的父亲不会高兴,但他还是要说真话:“财富其实是依靠社会民众得来的,应该积极参与社会的救济与公共事业,尽力做出贡献。这样社会就能健康发展,大家都能受益,产生良性循环,这些必将回到自己身上,自己资金的运用才会畅通无阻,十分稳定,相反,富豪们如果无视社会,以为脱离社会也能获利赚钱,漠视公益事业,必将引起公愤,与大众发生矛盾,失去民众的支持,才是最大的损失。这样自私,对民众对自己都不会有利。所以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不要忘记回报社会,履行道德上的责任和义务。”而且他自己就是这样实践的。

践行孔子的“泛爱众,而亲仁”

直到晚年,涩泽荣一都依然为社会国家日夜操劳,尤其体现在接待来访者的态度上和认识上。他对人不分身份贵贱高低,也不分事情大小,只要能为社会尽力,有意义,他就去做,平等待人,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平易近人,十分谦卑。实际做到了孔子说的“泛爱众,而亲仁”。

在“富豪于道德上的义务”一节中,他说,即使呆在家里,也会有人找上门来,尽管人们出自各种目的,甚至居心叵测的都有,但是他都亲自接待:“不管是什么人,我都亲自与他们面谈,因为世界很大,能人贤者很多,尽管会有居心不良之辈,但如果不问清详情就拒之门外,就会失礼于贤人。我认为这是我的义务,因此,我不设任何门槛,诚心地以礼相待,如果提出过分的不合理的要求,就明确拒绝,但如果是合理的,有意义的,就力所能及地帮助。”

他说,人们把接待来访者当作是很厌烦的事,尤其是富贵名流人家,不愿见客,这样是无法履行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的。

他还说过:“我在从事经营时,总是牢记这份工作是国民所需,一定要合乎道义来经营,即使事业本身微不足道,个人获利微薄,但是只要是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的事业,我就会乐此不疲,十分快乐。因此,我将《论语》视为商业的圣经,努力不偏离孔子指示的正道。”他始终以此为经商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赚钱不为个人的私利,事业必须是对整体社会有意义的才去做。这些,都是他晚年用以培养和告诫后辈的真实讲话。

实际上,他做到了“泛爱众”,用他的经营来爱护民众,来实现孔子济世救民的理想,也证实了他这样行商不仅没有损失,反而众望所归,获得了当时日本国民极大的尊重和敬仰,国家为此给他这位不愿进入官场为政的民间商界领袖,以莫大的荣誉,授予他子爵的爵位,理由就是他为民族的富强,为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时他的身影出现在日本所有的领域,“银行”一词出现在日本,就是他的开创。此后保险、造船、纺织、邮政、商科大学、福利院等等,几乎一切今天看到的资本经济的各行各业的构架,都在他的指导下创办和完成。人们只要有志于做任何事业,都会找到他,请他监督领导,大家对他的信任达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因为人们从他的成功与修养看到了,几乎听从他的劝导的,都会走向兴盛,而不听忠告的,几乎都失败了。其当时的威望就到了这样的地步。

看似奇迹,实则是他不折不扣发誓一生要以孔子的教导来指导经营、办事业,从不为了解决一时困难而放弃道义原则,并秉持经商为公的巨大胸襟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谁敢践行孔子的君子之道,用之经商,谁能做到多彻底,谁就能成就相应大的事业。这就是涩泽荣一一生给出的启示,他的成功,就是对儒商价值的证实,对儒商究竟在中国古代具体是何种概念的再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