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史

看文史 Wed, 04/12/2017 - 01:05

本能寺探幽 寻访信长公的日本京都之旅

本能寺探幽 寻访信长公的日本京都之旅 Wed, 04/12/2017 - 01:06
日本浮世绘——本能寺烧讨之图,右一为织田信长。(维基百科)
日本浮世绘——本能寺烧讨之图,右一为织田信长。(维基百科)

文/蒙养正 
 
织田信长是日本战国时期著名的武将。他出生在日本爱知县西部,死于京都的本能寺,就是著名的本能寺之变。到了京都,寻访信长的踪迹,看看本能寺,发怀古之幽思,不失为一件乐事。
 
战国三杰
 
织田信长在日本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他在日本历史上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与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被并称为战国三杰。虽然三人并列,但事实上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最初都是织田信长的属下,信长去世以后,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才得以出头,所以三人之中,织田信长当属前辈。
 
特立独行
 
织田信长出生在尾张(现在的日本爱知县)的一个城主家里,是嫡长子。按说地位也不低,但是他不拘小节,经常奇装异服地四处游逛,斗鸡走马,混迹下人之中,把他妈妈气得够呛。他的各种莫名其妙的行为当时就很有名,以至于他有个响亮的绰号——“尾张大傻”。他的妈妈还有个儿子,就是织田信长的弟弟。这个次子温文尔雅,深得母亲欢心,因此他的妈妈就动了让次子继承父位的念头,但是他父亲坚决不同意。老爹就看好这个怪长子。知子莫若父,后来织田信长的成就也证明了他爹的先见之明。

本能寺大殿
本能寺大殿
 
将星初升
 
信长的父亲去世后,他母亲和一些旧臣认为信长根本不足以继承大业,就想尽办法让他弟弟上位,最终导致其弟与织田信长对阵。两军阵前,这个没娘疼的“尾张大傻”画风突变,变得冷静果断,奇谋频出。他那些为人不齿的奇装异服,特立独行,在战场上引人注目,反而具有了特别的号召力 ——  全变成了大将军的个人魅力。据当时人描述,织田信长身材高大,声音洪亮,面目姣好堪比美女。他利用自己的婚姻关系,争取了岳父的支持,很快扫平了自家兄弟的挑战,进而平定了尾张的诸侯,统一了尾张国。不久岳父去世,他又继承了妻家的地盘,这时他才33岁。实力大增之后,织田信长的部队势如破竹,一路进军到天皇之侧,取代了当时室町幕府的地位,被天皇封为“权大纳言”,成为当时最有势力的人物,这时他42岁。
 
将星陨落
 
织田信长很有军事才能,有统一天下的大志。他33岁统一尾张后,开始使用“天下布武”的朱印,到42岁就成为权臣,掌握了现在的日本关西和岐阜一带的大块地盘。本来他很有可能成为统一日本的人。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他准备继续攻城略地的当口,突然在京都的本能寺遇刺。他的下属明智光秀,本来被织田信长派出去增援其它部队,但是此人在行进途中突然转头,袭击了织田信长。信长在猝不及防中拼死反击,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在本能寺自尽,时年48岁,一颗耀眼的巨星就这样突然陨落了。这是1582年的事,距现在400多年。
 
织田信长的死,震动天下,导致当时的军事力量迅速重新分配。明智光秀杀了主子,自己也很快被信长的旧部杀死。不久信长的宠臣丰臣秀吉在征战中崭露头角。开始了另一段历史。

复原的盔甲战衣(摄影:蒙养正)
复原的盔甲战衣(摄影:蒙养正)
 
寻访信长遗迹的京都之旅
 
由于本能寺上演了日本历史的重头戏,知道这段历史的人,到了京都就要到本能寺看看。您最先找到的,肯定是位于京都市役所对面不远处的本能寺。那里有信长公庙,还经常举办信长公遗物展,供人们缅怀历史。虽然展示品很有意思,但实际上,真正的古物并不多,只有一些当时的书信,使用的刀剑,还有根据记载复原的盔甲战衣等。这也难怪后人——日本人对于自己历史的保护是有名的,只因信长是突然遇害,他的随从全部战死,当时他的遗物就难以搜集。他去世后,他的儿子们也很快败落,身后冷清,家财四散。如果你再与本能寺的工作人员细谈,他们会告诉你,这个本能寺并不是信长遇害的真正地点。而是丰臣秀吉在地位稳固之后,命令本能寺搬家到此地,以纪念信长。
 
真本能寺
 
那么真正的本能寺在哪里呢?当地的警察取出一本大厚本子翻开,手指从一页的一端划向另一页的另一端,告诉我还要再走40分钟左右才能找到。我问那里还有寺院吗?警察摇头,说什么也没有了,只有个标志。尽管如此,我也要去看看。警察同情感动之余,送我出门时,对我异常客气地一再鞠躬。
 
穿过了车水马龙的商业街,途经书店、和服店、婚纱公司、越南菜馆、西班牙菜馆,进入了一条安静的住宅街。太阳渐渐偏西,我的影子在慢慢拉长,街上看不到行人,走累了肚子还有些咕咕叫。一路是颜面相似的住宅,平淡无奇,走了一段,再看电子地图,发现走过头了,一路没看到任何标志啊!转过头重新细细搜索,终于在一个背阴的角落找到了它,上面写着:“此附近本能寺址”。一代军威盖世的权臣,身后却只落得这么几个模糊的字迹,怎不令人叹息!

织田信长画像(维基百科)
织田信长画像(维基百科)
 
往事如烟
 
织田信长在33岁统一尾张后,曾把总部设在日本的岐阜,那时叫井之口,岐阜这名字就是织田信长改的,沿用到现在。意思取自周文王发迹的岐山,和孔子诞生地曲阜,他希望自己能够同时具有孔子的文治和文王的武功。岐阜当时也是繁华似锦,据记载,织田家在金华山(岐阜县)的居所,美轮美奂。一层的接待室犹如舞台一样宽阔,二层各种漂亮的墙壁隔开的居室供人居住,三层是茶水间,四层可远眺群山。屋前是白砂砌成的鱼池,美丽的鱼儿悠游自在,现在呢?空留寂寞的断石残壁,草长莺飞,英雄早已不见踪迹。
 
织田信长勇猛善战,沉着果断,思想超前,用人不拘一格,一时在日本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当时天皇都要让他三分,但是他为何最终做了部下刀下的冤鬼,没能成就像周文王和孔子那样的大业呢?有一点信长与文王、孔子不同。古代中国人,是敬畏天地,顺天应人的,他们尊崇礼法,谦卑自守,所以周文王开创周朝八百年基业,孔子的学说在中国延续2000年。而织田信长狂妄自大,对神佛颇多不敬,不重视修德自守,还有传说他狂放不羁,和自己的下人搞同性恋。本能寺之变的原因,虽目前没有定论,但是有一种说法,说明智光秀因受了信长的娈童的羞辱,才突然造反的。
 
往事如烟,随风而散。凡夫英雄最终都将归于尘土,留下的故事启迪我们应该度过怎样的人生。一代英雄信长和本能寺石碑,留给我们的应该是更深的思考。


 

话说金銮殿

话说金銮殿 Wed, 04/12/2017 - 01:14
太和殿
太和殿

文/熙文
 
紫禁城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正殿叫做“奉天殿”,明嘉靖年间重建后,又改为“皇极殿”,到了清代,则改为“太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三大殿之首,是明清两代皇帝登基与举行大典的地方。
 
既然都说皇帝驾坐金銮殿,不过,环顾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就是没有一个金銮殿。这金銮殿到底是虚构的,还是确有其殿呢?
 
原来,历史上真有一座金銮殿,它就屹立在唐代的大明宫。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唐翰林院在禁中,乃人主燕居之所,玉堂、承明、金銮殿皆在其间。”
 
大明宫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称为永安宫,次年改名为大明宫。龙朔二年增建,改称蓬莱宫,长安元年又改回大明宫。大明宫是中国历朝兴建最大型的宫殿群之一,因座落于太极宫东北,故又称为“东内”。如《旧唐书•地理志一》:“东内曰大明宫,在西内之东北。”句中“西内”指的是太极宫。
 
不过金銮殿却不如人们所以为的是皇宫中最重要的宫殿。事实上,在唐代大明宫中,第一大殿是王维笔下 ——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含元殿,第二大殿则是皇帝平日朝见群臣、听政理政的宣政殿,第三大殿是紫宸殿,在宣政殿之北,是内庭的主体,故称为内朝。
 
此外,大明宫又有别殿、亭阁、楼观等三十余所,分布在东西两侧,南半部是属朝政建筑区,北半部则为生活建筑区。大明宫北面有太液池,四周环绕着富丽堂皇的宫殿楼阁,是当时皇宫中景致最优美的地区,而传说中的金銮殿就是在这里了。
 
以太液池为界,其东是皇帝与后宫的活动区,有珠镜殿、蓬莱殿、大角观、清思殿、浴堂、凌绮等;其西则是皇帝在内庭引对大臣、设宴娱乐之所,有麟德殿、翰林院、金銮殿、仙居殿、长安殿。可以说金銮殿虽非皇帝日理万机的正殿,但唐代的大臣、文士们能够在这里得到皇帝的特别召见,这的确是比通常正殿上朝时远远仰见天子更多了一份殊荣。因此,金銮殿在唐代,以至历代文人中都极有名气。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唐玄宗时曾为翰林供奉,他就常常进出金銮殿,受到玄宗皇帝的召见。他曾写《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银台门是翰林院的代称,李白在诗中说,身为翰林供奉的他,每天都进出翰林院,撰写著作就在金銮殿。此外,因为唐代大明宫中,金銮殿与翰林院相接,所以翰林学士又得一美称,叫“金銮”。
 
宋代时仍沿袭唐制,也在京城建有金銮殿。而唐宋时期出现许多文人雅士,在写作中写到皇宫时,常称金銮殿,这大概是与文人们都希翼得到当朝天子的亲自召见而深感殊荣的情结有关吧!后世的民间戏曲、小说话本中,也常称金銮殿,渐渐的,金銮殿就成了民间对皇宫的正殿的俗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