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斤:沪一家三代谱写诚信佳话70年

一诺千斤:沪一家三代谱写诚信佳话70年 Wed, 11/27/2013 - 22:03
【本报综合报导】虹口区外事办公室下属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不久前接待了一位寻求帮助的潘女士。据她介绍,70年前,一位在上海避难的犹太学校校长在回国之前,将两千本重要书籍寄放在她的公公林道志处,70年过去了,他却一直没有回来取。。为了了却先人遗愿,因此潘女士寻求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帮助,以找回当年嘱托代为保管书籍的那位犹太校长或者他的亲属,希望将这些书籍物归原主。
 
林道志先生的外孙媳罗雪琴展示当年保留的几大柜子书籍。( 网络图片)
林道志先生的外孙媳罗雪琴展示当年保留的几大柜子书籍。( 网络图片)
 
原来二战时期,她的公公林道志曾是虹口地区日本占领当局设立的“无国籍难民限定居住区”内慕义教会学校的校长。林先生乐善好施,当时免费招收了许多贫困人家的孩子,其中也包括不少犹太难民的孩子。
 
1943年前后,一位避难上海的犹太学校校长Carl觉得林先生很可靠,在离开上海回德国之前,将一批重要的英语、德语和希伯莱语书籍,包括一些珍贵的宗教书籍全部寄放在他信赖的林道志先生处,并委托他保管。
 
临行前,这位Carl校长对林先生说,书籍暂时寄存在这里,自己一定还会回来。但是,这一别之后就再也没有见面。两千本书籍就这样“躺”在林家70年,虽然其间也经历了一段风风雨雨,但是至今完好无损。
 
林道志的儿媳妇和外孙,讲述当年的故事。(网络图片)
林道志的儿媳妇和外孙,讲述当年的故事。(网络图片)
 
1947年9月20日,这位犹太校长曾经给林先生寄来了一封信,告知平安,并表达对远方朋友的祝福和牵挂。“现在我非常高兴地告诉你,我们于9月1日在亲朋好友由衷的欢迎下,带着我们全部的行李安全地到达了。他们竭尽所能地帮助我们并且尽可能使我们的房间变得舒服。我们在我岳父母的房子里有一间非常不错的房间。我们的家基本上没受到破坏,还跟以前一样新。我们很高兴能够来到这里与我们的亲友相聚。房主也帮了我很多忙,并且我想告诉你的是,他还为我提供了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从10月1日开始,我就在政府担任公务员的工作,我对此十分高兴。”
 
“食品条件不是很好,但是我们随身带了很多东西,不用担心以后的事情,因为房主会提供我们所有需要的东西。我还得要写很多信,所以由于这个原因我希望你能理解我必须在这里结笔了。希望上帝保佑你跟你的家庭。”校长最后还表示:非常期待你的来信,如果你那有一些邮票的话,也请把它们一起寄给我。
 
林先生是一位有心人,面对这份嘱托,在当时恶劣的环境下,他坚守自己的承诺,倍加小心呵护这批书籍。每次天灾或人祸,这两千本书都得以侥幸逃脱。
 
当年林先生家的隔壁曾是日本人的军火库,鉴于这块地方很危险,林先生便雇了10余名挑夫,携家人肩挑手提将书全部运回了老家——浙江黄岩。不久美军投弹轰炸了这片区域,这个区域的房子被夷为平地,林先生的家和周围很多房子都所剩无几。由于林先生未雨绸缪,这些书和家人都幸免于难。抗战胜利后,林先生又不辞辛劳地将这批书搬运回了上海。
 
“文革”期间,红卫兵在发现这批书籍之后,将这几箱书都搬到了广场上准备焚毁,但由于当时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因此焚烧计划也不得不放弃。那些书才再次侥幸躲过了一劫。
 
潘女士介绍,为了寻找到书的主人,他们曾经找了两位在上海的德国留学生,帮助写了一封德文的书信,按照犹太校长之前留下的地址寄出去,但是在苦苦等候之后,最终被退了回来。“应该是他们已经搬家了,毕竟好几十年了。”
 
1981年,林先生辞世,他的晚辈们几代人为这些书都付出了很多,但是依然信守着这份沉甸甸的嘱托,悉心仔细地保管着这些书。他们的心愿是“诚信是中国人的美德。既然答应别人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找到主人了,才会安心。”
 
目前,林先生的儿媳现在所居住的房屋狭小,这两千本书籍曾经一直放在亭子间,并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仅剩中间能放下一张吃饭的小桌子。为此,潘女士的儿子一直和父母睡在一间房间,一直到16岁。此后,潘女士一家为安置书籍又想方设法,最终在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中,他们仍将这两千本书安放在靠墙的书架上(合计6个书架),并还考究地将它们垫高,用木板钉了起来,以防它们受潮或被老鼠啃食。
 
随着虹口区旧区改造的推进和加快,潘女士家最近也将搬离多年的居住地。为了给这些书籍找到更好的归宿,也为了了却林道志先生的遗愿,林道志先生的后人们最终选择了寻求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帮助,以找回当年嘱托代为保管书籍的那位犹太校长或者他的亲属,并恳请德国驻沪领馆帮助在德寻找书籍主人。
 
随后,潘女士向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正式捐赠了六个书架以及一些当年使用的家具,并发布寻人启事,诚意欢迎各方提供线索。
 
林先生一家三代人真实演绎了中国人“一诺千斤重”的诚信佳话。